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李铁海课题组发展了一种“主客体化学”介导的仿生化学酶促合成方法,实现了结构多样化复杂鞘糖脂的高效制备,弥补了糖科学研究中糖脂库构建技术的欠缺,为复杂糖脂的高效合成提供了新方法。2月11日,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鞘糖脂是一类两亲性的复杂生物分子,其结构特征为亲水性糖链通过糖苷键与疏水性脂质共价连接。这类分子广泛分布于细胞和组织中,参与细胞识别、免疫逃逸、病原体感染与肿瘤转移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然而,由于糖鞘脂固有的异质性和结构复杂性,直接从天然样品中分离获取结构明确且数量充足的糖脂非常困难。目前,结构多样化的复杂鞘糖脂合成仍面临巨大挑战,阻碍了糖脂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及相关药物的开发。
研究团队利用甲基-β-环糊精与两亲性糖基鞘氨醇自组装,促使脂肪链部分嵌入环糊精的疏水腔,糖链部分暴露于其亲水表面,从而进行一系列高效的酶催化反应,形成的糖脂产物能够通过C18固相萃取快速纯化。随后,研究人员采用选择性酰化反应高效引入第二条脂肪链,成功构建了包含20种具有不同岩藻糖化和唾液酸化修饰的中性及酸性鞘糖脂库。该糖脂库涵盖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globo-、 ganglio-、 neolacto- 和 lacto-系列糖脂,为基于糖脂的免疫治疗试剂与疫苗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环糊精协助的仿生化学酶促合成复杂鞘糖脂。图片由研究团队提供
?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jacs.4c1772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