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5月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发起“科学家回信”活动,邀请广大读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提问、留言。活动启动后,“学习强国”“科学网App”收到了读者的踊跃留言。我们精选了读者h.的提问,请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工程师朱滨清发出第九十一期手书回信。
以求索之问激发科学探讨,以互动回应碰撞科学新知,“学习强国”“科学网App”愿成为公众与科学的信使,欢迎你进入“向科学家提问”小程序提问、留言。
?
读者h.:请问科学家,两条同样品种的毒蛇打架,被咬的毒蛇会不会被咬它的毒蛇毒死?
朱滨清:两条同样品种的毒蛇在争斗中若发生咬伤,结果并非绝对。尽管同种毒蛇之间可能因演化而拥有一定的毒液抗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被咬的毒蛇完全不会中毒,毒性强度、咬伤部位,毒液注入量以及被咬毒蛇的个体差异都是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
首先,如果咬伤发生在不敏感或远离关键器官的部位,且毒液注入量较小,那么被咬的毒蛇可能只会受到轻微影响或完全不受影响。然而,若咬伤发生在头部或颈部等要害部位,毒液可能迅速扩散并对生命造成威胁。
其次,虽然同种毒蛇间存在毒液抗性,但这种抗性并非绝对,某些个体可能因遗传差异或健康状况而对毒液更为敏感。
最后,毒蛇的种类也至关重要。不同种类的毒蛇产生的毒液成分和毒性强度各不相同,即使同种毒蛇之间也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两条同种毒蛇打架时,被咬的毒蛇是否会被毒死,取决于多种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在面对毒蛇时,我们应始终保持警惕,并避免与它们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