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2/30 8:37:43
选择字号:
医生转行研究毒蛇,他换种方式救死扶伤

 

近日,中国的素贞环蛇荣登亚洲陆生毒蛇“第一毒”的“宝座”,相关成果发表于《毒素》。有意思的是,新晋毒蛇王的发现者曾是一名医生,如今,他已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生物所)副研究员。

丁利在野外采到墨脱竹叶青蛇。受访者供图

  ?

30多年前,还是初中生的丁利,在北京王府井书店买了一本《中国蛇类图鉴》。这本书只发行了2000册,尤为稀缺,书价22元,几乎掏光了他攒了好久的压岁钱。但丁利觉得值,他愿意为热爱买单。

时间到了2004年,35岁的丁利再次为热爱买单。他辞掉临床医生的工作,离开老家北京,南下四川,最终在成都生物所落脚,从事与蛇类相关的基础研究。

20年过去了,丁利一直为热爱坚持,并专攻蛇毒毒理、蛇伤防治相关“赛道”。他坚信,对毒蛇毒性的研究和认识能为蛇伤防范、诊断和治疗打下重要基础。

虽然本职已不是医生,但他的工作仍然在“救死扶伤”。

“逆行”南下

采访期间,丁利从办公室满是专业书籍的柜子里,抽出一本薄薄的、边角微卷的书。些许褪色的封面上,印着“中国蛇类图鉴”几个烫金大字。

这本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的图鉴,收录了当时国内已发现并记载的165种蛇,其中110多种配有精美插画。丁利将其收入囊中后,一遍又一遍翻阅。提起书中记录的任一种类,他都能脱口而出页数和内容。

年少时的他,当得知图鉴的主编任职于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后,还萌生了去拜师的念头。

“以前,我们国家做动物研究的学者大多在医科大学,有生物学背景。”丁利说,蛇类研究本来就“小众”,且多从蛇毒毒性和蛇伤防治这一角度开展,所以与医学领域联系密切。

有的梦想,不是“想想”而已。高考填志愿时,丁利在第一志愿那一栏写下了浙江医科大学。

当时国内几乎没有大学设立专门研究蛇类的专业。“就算有与爬行动物相关的,也不招收本科生。因此去浙江医科大学,能离我的目标更近。”

只可惜,丁利的高考分数未过浙江医科大学录取线,被调剂到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后来他又报考了本校研究生,专攻细胞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学成毕业后,丁利顺理成章当上了临床医生。

2004年,“北漂”一词被炒得火热,意指一群怀揣理想、决心北上进京的年轻人。那一年,丁利下定决心,辞掉干了8年的临床工作,“逆行”南下。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他只想去实现一个夙愿。

成都生物所是最终目的地。他加入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团队,围绕蛇的分类和行为、生态保护,以及毒性毒理这些方面展开学习和研究。

虽是“跨界”,但丁利并未感到吃力。“医学也会涉及普通生物学内容,两者有相通之处,何况我对国内各种蛇的特征早就烂熟于心。”

做蛇类研究是危险且孤独的。跋山涉水,行至人迹罕至的密林是常事,一不小心,还会领教蛇的“毒”。丁利的左手食指就留下了被蛇咬伤的后遗症,偶尔发麻。一次在秦岭的科考中,他左手中指被蛇咬了一口,导致他在床上躺了3天,也疼了3天。

风险系数高,还不易出成果,所以蛇类研究者屈指可数。

每每被问及有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丁利的答复都只有一句:“如果不这样做,我才会遗憾。”

他不禁回忆起1980年上映的一部电影。其讲述的是为驱除西南边疆蛇灾、救治伤员,一位蛇类研究学者奔赴灾区捕蛇,最终取到蛇毒,并研制出蛇药的故事。当时正念小学的丁利,对这位科学家心生敬佩。

“而这位科学家的原型,就是我们所的赵尔宓院士。”丁利说。相比之下,他觉得自己的坚持和追求谈不上崇高。“就是喜欢,就这么简单。”

“白素贞”到底有多毒

和电影里的科学家一样,丁利的工作也聚焦蛇毒研究。

2021年,他和团队公布了眼镜蛇科环蛇属的新种“素贞环蛇”,取名灵感源于《白蛇传》中的神话人物白素贞。

“我们最早怀疑‘素贞’为新种,而并非与之形态十分相似的银环蛇,就是从咬伤后的症状上发现的端倪。”丁利解释,蛇的毒性,包括毒素性质和咬伤后的临床表现,是判断其物种种类的重要生物学信息之一。

“银环蛇携带的是单一类型的神经毒素,被其咬伤后,一般无特别表现。而被素贞环蛇咬伤后会局部肿痛,像感染了细胞毒素或血液毒素。”做过临床医生的丁利对这一差异颇为敏感。

结合更多形态特征比较和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他证实了上述猜想。但又有新问题产生:“素贞”到底有多毒?为什么这么毒?必须拿出科学依据才能为此类蛇伤防治提供参考。

所以从2021年开始,丁利和团队的一项工作就是到素贞环蛇主要的盘踞地,如云南盈江,捕蛇取毒。

“素贞”有自己的生活节奏,想要和它碰上面,得摸清它的“喜好”。

“我们之前认为,眼镜蛇科环蛇属这一类的蛇大多在晚上出行,五六月份活动相对频繁。”循着这一规律,丁利和团队最开始的确发现过几条成年“素贞”活体,但后续遇到的都是“未成年”。

“怎么回事?小的可取不了多少毒。”丁利复盘思考后,推测成年的素贞环蛇可能在天气炎热的七八月份更活跃。事实证明,果然如此。

通常抓住“素贞”后,丁利便捏紧它的头,使其咬住特制的器皿,让毒液流入准备好的液氮罐中。但每一次得到的毒液有限,约为20微升。出于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考虑,他们取完毒就将其放生。

“将这20微升干燥处理后,只能得到几毫克的粉末。”丁利介绍,如果要做一次蛋白质组学分析,需要50毫克左右的样本,工作量可想而知。大概花了两年多时间,他们攒到了约80毫克的实验用量。

通过分析,丁利发现素贞环蛇毒素中LAAO蛋白和SVMP蛋白成分含量均高于其他环蛇。由此推测,这可能是导致被“素贞”咬伤后,局部疼痛明显且中毒较深的因素。

团队还做了半数致死量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素贞环蛇导致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是0.01μg/g左右。而此前研究表明,银环蛇和信德环蛇导致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却在0.02μg/g至0.08μg/g范围内。

这意味着,素贞环蛇的毒性是银环蛇和信德环蛇的两倍以上。要知道,这么多年来,银环蛇和信德环蛇一直是亚洲陆生毒王的“热门蛇选”。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白素贞”。

“素贞”到底有多毒?丁利打了个比方:如果一个成年人按60kg的体重计算,素贞环蛇一次性排出的毒素,可毒死10多个成年人。

蛇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要是不幸被如此毒的蛇咬伤,该怎样急救处理?

“尽快送到正规诊所或医院,注射抗蛇毒血清,用得早且足量,效果才好。”丁利说,被普通银环蛇咬伤的治疗,一般需要2~4支抗银环蛇毒血清。

要是被素贞环蛇咬伤,情况危急时,只注射足量的抗银环蛇毒血清不一定能产生效果,还需迅速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丁利解释,因为环蛇类中毒,可导致呼吸肌肉和心脏肌肉麻痹,进而导致呼吸衰竭。

但有的地区对蛇咬伤的治疗还在使用错误方法,例如不分蛇种,用绳子结扎伤口,然后用火或刀破坏伤口,再用嘴吸出毒液。丁利说,这些方法不仅没用,还可能因病情延误致死致残。

尽管近年来不少蛇的新种被陆续公布,但一线蛇咬伤治疗医生对于蛇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10多个种类,相关记录也不规范,给蛇咬伤防治的流行病调研带来困扰。

“某个地方最常出现哪几种蛇,它们喜欢啥时出没?被其咬伤,症状有何异同?分别需吃什么药,打多少支血清?”丁利说,如果医生对当地的蛇辨不清、识不透,自然就影响药品的合理配备以及诊断和治疗。

早在多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蛇咬伤列为最优先考虑的被忽视的热带病。在国内,针对被毒蛇咬伤的抢救治疗也提出“零死亡零致残”的目标。

每隔一段时间,丁利都会参加国内关于蛇伤防治的会议,参与发布专家指导共识,为相关药物治疗提供标准化诊疗方案,以指导一线用药操作。

早期,蛇类研究大多由医学相关学者完成,但随着动物学领域研究的深入,以及国内临床医学业态的变化,基础医学和动物学逐渐泾渭分明,各有专攻。

“而现在,学科间交叉融合成了新趋势。”丁利本就是医学出身,又积累了动物学相关研究经验,所以他希望把毒蛇咬伤临床诊治和动物学研究结合起来。“成立一门蛇咬伤流行病学的学科,探究毒蛇咬伤发生的规律,帮助我们更好防治。”

防治,“治”在后,“防”在前。而做好“防”,丁利认为自己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摸清蛇的行动规律或习性,告知大众如何避免冲突,降低蛇对自身安全的威胁。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对蛇有正确的认识。

接受采访中,丁利不断强调,虽然素贞环蛇是毒王,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最危险。要是碰到了,就立马远离,蛇会自行闪躲逃离,无须担心。

而有些蛇,没那么“毒”,却更凶险,因为它遇人近身,会采取攻击性的自我保护方式。“我们心存敬畏,理性看待,才知道如何防、怎么治,内心不必要的恐惧感就会因此消失。”

丁利提到,网络上曾有一句流行语,叫“小猫咪能有什么坏心眼呢?”“其实蛇也是,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3390/toxins16110494

《中国科学报》(2024-12-30第3版综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美国黄石火山活动可能向东北方向转移 春节前最后一次!APP论文&基金新活动
修复珊瑚礁,守望“珊瑚海” 研究发现气溶胶对雾霾有减轻作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