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29 16:19:03
选择字号:
专家:新能源汽车一味“堆续航”并不可取

 

“眼下,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动辄宣传1000公里,甚至还要瞄准2000公里的续航里程,这值得注意!”10月23日,2025绿色能源发展大会在湖北宜昌市举行,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会上表达了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发展现状的一些担忧,并提出相关主张。

苗圩在2025绿色能源发展大会上做报告。宜昌市科协供图

  ?

针对部分车企一味堆积续航里程,纯电动车一味追求大电池,插电式混动车争相配备大油箱和大电池等倾向,苗圩提出严肃提醒——上述做法没有技术创新含量,不利于减少碳排放,存在一定隐患,不是长久之计,并不可取。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电耗为12.54千瓦时/百公里,虽然较2018年下降9.5%,但2022年以来平均电耗仍有所上升。

苗圩认为,加强新能源汽车的能耗管理,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推动行业从量变到质变发展的关键,应鼓励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能降耗的方式来提高续航里程。面向未来,他建议把新能源汽车的电耗纳入双积分管理范畴,引导新能源汽车技术升级,倒逼企业加强研发,把研发路径从单纯的“堆续航”转向综合的提能效,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针对社会上关于固态电池将取代液态电池的声音,苗圩指出,从全球固态电池研发进展情况来看,当前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短时间不会出现平替产品,全固态、半固态、液态电池将长期并存。他建议车企着眼面向长远未来,提前谋划,突破固态电池等动力电池领域新技术。

针对眼下一些新能源车企过度追求快充的现象,他提出因地制宜、快慢结合的主张——一味追求快充将导致用电高峰期电网负荷过重,同时对电池使用寿命不利,还存在安全风险。

他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构建以慢充为主、快充为辅的补能体系,结合不同应用场景布局充电设施;二是加大换电模式在特定应用场景的推广和应用,同时推广车电分离新模式,降低用户的购车成本;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统一充电桩标准工作,制定统一技术标准、数据接口和通信协议,实现不同品牌不同运营商之间互联互通,解决充电接口不统一、信息互通不畅等问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真正有助于缓解便秘的食物是它 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完成在轨测试
新型光电神经网络架构让光电计算精度更高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