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29 15:38:46
选择字号:
气候变化可能会破坏南大洋的天然碳储存系统

 

近日,德国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的科学家研究发现,近海表的低盐度淡水帮助将碳封存在深海,减缓了其返回大气的速度。但气候变化正持续改变这些脆弱的海洋分层,可能很快破坏这种天然碳储存系统。该研究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

融冰与降水导致南大洋表层水体不断淡化,这使其封存碳的能力得以超预期延续。然而随着西风持续增强,这层保护屏障可能崩塌,届时储存的二氧化碳将大量释放,进而加速气候变化。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

全球海洋吸收了约四分之一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其中仅南大洋就贡献了总量的40%,使其成为地球抵御全球变暖最强大的天然防线之一。这个巨大碳汇通过复杂的环流系统运作:深层水上升至海表与大气进行气体交换,随后携带吸收的二氧化碳再次沉入深海。

这一平衡取决于远古深水中的天然二氧化碳上浮量。在南大洋上浮的深水已被封存数个世纪甚至上千年,积累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候模型预测,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将导致西风增强,从而把更多富碳深水带至海表,长期削弱海洋吸碳能力。

然而尽管西风增强,近数十年收集的数据显示南大洋仍是强大的碳汇。这项新研究揭示了原因:海洋分层的变化使大量深水碳保持封存状态。

“南大洋的深水通常位于200米以下。”该论文第一作者、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海洋学家Léa Olivier表示,“相比近表层水体,它盐度更高、营养更丰富且相对温暖。”这些深水储存着远古时期进入海洋的大量溶解二氧化碳,而近表层水则温度更低、盐度较低且含碳量少。

只要这种密度分层保持稳定,富碳深水就会持续被封锁。但若层间边界弱化,被封存的碳将更容易抵达海表并释放至大气。

“先前研究指出全球气候变化会强化南大洋西风,并加剧翻转环流,但这会将更多富碳深水输送至海表,从而削弱南大洋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Léa Olivier表示,尽管观测到风力增强与人类活动相关,但测量数据仍未显示海洋碳吸收量显著下降,至少目前如此。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等机构的长期监测显示,气候变化已在改变表层水与深水特性。“我们的研究表明,淡水化表层水暂时抵消了模型预测的南大洋碳汇减弱趋势,但若分层结构弱化,形势可能逆转。”Léa Olivier说,持续增强的西风正将深水推向更浅层。自1990年代以来,深水层上边界已上升约40米。

随着富碳深水不断替代更多表层水,二者之间的边界在风力作用下更易发生混合。一旦混合加剧,封存的二氧化碳将开始上涌并释放至大气。

最新研究表明这一过程可能已然启动。若更多深水碳抵达海表,南大洋作为全球碳汇的功能将被削弱,加速气候变化进程。

“最令我惊讶的是,答案其实藏在海面之下,我们必须进行超越海洋表层的观察,否则可能错过关键信息。”Léa Olivier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58-025-02446-3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真正有助于缓解便秘的食物是它 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完成在轨测试
新型光电神经网络架构让光电计算精度更高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