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凌晨,总长154.8米的蓝色桥梁稳稳跨越上海浦东新区杨高北路,标志着沪通铁路二期高桥特大桥跨杨高北路及港城路交叉口钢桁梁圆满架设,并一举创下国内最大跨度三线曲弦下承式简支钢桁梁、国内最大吨位桥梁领域SPMT(自走式模块化平板车)整体移运两项纪录。
工程现场。中交二航局供图
?
沪通铁路二期项目连接苏南和上海沿江、沿海地区,长约111.4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全线控制性工程-高桥特大桥主跨采用长达152米的双主桁结构钢桁梁,单片主桁由上下弦杆、副杆交织而成,配合横梁、平联、桥面板等构件,形成稳固的空间桁架体系。项目还面临车流量53600辆/天、176处地下管线交错、主线距浦东机场航油管道最近仅6.07米等复杂桥位环境。
为保障施工顺利推进,施工团队多次开展专项施工方案评审,同步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创新性确定“三线曲弦下承式钢桁梁”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无竖杆整体节点曲弦三角桁架结构,受力合理、刚度大、稳定性好,还实现了外形美观、用钢量优化,总用钢量控制在4996吨。整体性能提高并优化了下部结构尺寸,最大限度避开了地下管线。
为确保钢桁梁精准就位,项目团队采用了“先异位支架拼装,后SPMT智能整体移运,再精确落梁调整”的全新施工方法。钢桁梁采用工厂化加工、现场拼装的方式,用20组可转化支撑整体式拼装支架在红线内拼装成完整的钢桁梁;关键的移运环节,由多组模块化平板车车组成“钢铁驮队”,在智能控制系统调度下,仅6小时就将重达5600吨的钢桁梁及支架从拼装区平稳跨越繁忙路口、精准抵达桥位。
沪通铁路二期通车后,将成为首个接入浦东国际机场的铁路,填补上海东部地区干线铁路空白,缩短上海与南通及苏北地区的时空距离。同时对缓解京沪铁路运输紧张、推动沿江两岸产业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