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12 20:51:43
选择字号:
新品种加持智慧农场驱动棉花产业新范式

 

10月11日,棉花新品种中棉113GK及棉花生产智慧农场关键技术装备创制与应用现场观摩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马雄风与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高翔代表双方签订中棉113GK品种转让协议。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联合石河子大学主办。棉花领域科研、生产、管理和企业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会议。

此次成功转让的中棉113GK,是由中棉所棉花资源创新与育种课题组潜心攻关的成果。该课题组以其培育的中棉113为遗传底盘,运用分子设计育种理念,通过明确不同生态区优异性状的遗传来源与分子改良轨迹,将“三早”(早现蕾、早开花、早吐絮)特性与抗虫基因高效聚合,成功培育出突破性抗虫早熟棉花品种中棉113GK。

据悉,中棉113GK的生育期113天,单株平均结铃6.9个,单铃重5.3克,衣分率高达46.5%,实现了早熟性与高产潜力的协同提升。在纤维品质方面表现突出,纤维长度30.4 mm,比强度31.6 cN/tex,马克隆值4.3,并兼具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和抗棉铃虫的特性,为绿色轻简栽培提供了坚实基础。

会上,石河子大学教授张若宇代表棉花生产智慧农场关键技术装备创制与应用项目团队系统展示了其研发的智慧农场关键技术装备体系。该体系是一套从精准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植保无人机群防统治,到高效采棉机、残膜回收机、棉秆收获打捆机的协同作业,再到贯穿全链条的“一试五定”(包含棉花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衣分率、马克隆值、回潮率、含杂率等)智能检测与质量追溯技术、棉花在线检测与数字化加工装备。

这些技术与装备的集成应用,为以中棉113GK为代表的优良品种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共同呈现了从“精准播种”到“智慧加工”的现代化棉花生产全景,彰显了科技对产业全链条的深度融合与赋能。与会代表实地查看了中棉113GK的田间表现。

中棉所党委书记高雷指出,优良品种是棉花产业发展的根基,而与之配套的先进技术和智能装备则是产业升级的灵魂。面向未来,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任务,推动棉花产业向更高效、更优质、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流氓行星出现“恒星级”增长 颠覆认知:苔藓植物,真的不简单
中国科大发展“绿氢冶铁”新技术 我国科学家突破片上纳米尺度光操控难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