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黄茜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9/29 19:29:35
选择字号:
港科大(广州)成立地球与环境系统中央实验室

 

9月27日,随着大红幕布的徐徐揭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以下简称港科大(广州)]地球与环境系统中央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

揭牌现场。

  ?

“该实验室的揭牌意味着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活动,即将扩大到人类的共同家园——地球和环境系统当中。”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指出,港科大(广州)致力于打造一系列融合学科平台,提供理论扎实的科学基础和广泛影响的实际应用,以推动整个社会前进。希望师生们利用实验室,促进大气、海洋和陆地内部相互作用的多学科研究,以及人为和自然环境中的实际应用,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据介绍,该实验室位于港科大(广州)核心区E3首层,配备国内外领先的野外观测调查设备与水体物理、化学和生物分析测试系统,致力于大气、海洋与陆地等地球系统圈层相互作用的跨学科研究,为海洋动力和生态系统模拟、人造及自然环境中生物地球化学驱动的物质能量循环等研究方向提供技术支撑。

启动现场。

  ?

“中央实验室作为大学研究活动最重要的支柱,致力于多学科融合和学生培训,将更好地适应未来科学研究的发展,为大湾区乃至全球的科研合作营造有利环境。”港科大(广州)协理副校长关继祖指出,能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建成涵盖生物科学、材料表征、地球系统科学等研究领域的15个中央实验室,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每一位教师、专家和技术人员做出的贡献。

港科大海洋科学系主任、讲座教授甘剑平受邀参加此次开幕式。他表示,多学科交叉融合意义重大,这将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海洋科学研究的成长,促使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发展,产生前沿性的引领性作用,掌握创新主动权。他认为,在多学科融合与多校合作的基础上,应该大力发展超越传统课堂的研究和教学,鼓励并支持野外调查,促进科研成功落地。

种树现场。本文由港科大(广州)供图

  ?

作为地球与环境系统中央实验室委员会首席顾问吉启星介绍了实验室三大特色: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结合、水体物理化学生物分析以及生命必需元素的同位素分析。在学校融合学科的指导下,实验室委员会将全力打造一个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河口及海洋生地化过程研究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倪明选还与嘉宾们共同在实验室外的草坪种下两棵红枫树。这两棵树分别命名为“自然之枫”和“科学之枫”。《自然》和《科学》是国际上著名的两大学术期刊,这两棵树分别以自然和科学为名,强调在地球与环境系统领域开展自然科学研究的使命——探索自然奥秘,揭示科学原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研绘图理论及实操技巧》讲座举行 河口沉积物塑料生物降解机制研究获进展
超加工食品减重效果更差 微型中微子探测器有望检验物理定律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