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5/24 14:47:48
选择字号:
公众科学日成都分会场活动启幕

 

5月21日,中国科学院第20届公众科学日成都分会场活动正式启动。期间,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安排了游园打卡、院士讲座等一系列精彩活动,来自天府新区多家中学的学生和社区代表与科学进行了一场零距离接触。

当天下午,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学术交流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周绪红从一座庭院说起,为400余位学生讲述了“千年庭院”如何为他打开一扇“窗”的故事。

讲座现场。成都分院供图

他口中的“千年庭院”,正是鼎鼎有名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每一楹联牌匾都取材于儒家经典,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周绪红进入湖南大学深造后,便深受“岳麓书院”的人文熏陶,不断提升学识、修身养性,并从百里洞庭到八百里秦川,走向三千里戈壁,将自身所学实践于国家建设的一砖一瓦中,将家国情怀厚植于人生事业的一步一印里。

周绪红用自身经历勉励学子。在学习阶段,因为条件有限,没有打印机的情况下,周绪红便将图书馆查询到的文献资料手抄至摘录卡片,一字一句,工工整整;为了将外语学习和专业知识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他不仅尝试着将英文资料翻译成中文,也主动将中文专业资料翻译成英文。不怕折腾,只为更好地夯实专业基础,提升外语水平。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周绪红认为,自己的坚持,终将获得回报。为此,他希望学子们要“树立志向、增强责任、打好基础、拓展知识、培养兴趣”,以“人一能之我十之,人十能之我百之”的恒心,在强国建设中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院士报告开讲的同时,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学术报告厅,原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政委、党委书记吴川生正在为社区代表、职工代表等讲述“中国载人航天”的故事。他用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讲述了中国航天员为实现飞天梦想必须经受的选拔、训练、奉献三大考验,展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中,成都分院系统各单位利用各自科研特色,还分别设置了寓教于乐的科普打卡点位。这也是成都分院搬迁至科学城园区后,结合自身优势,举办的第一次科普游园活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