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严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5/23 20:26:19
选择字号:
秦岭再次发现“大熊猫中的明星”野生棕色大熊猫

 

近日,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整理2024年春季大熊猫及栖息地调查数据时,发现一只成年棕色大熊猫的活动影像。

据了解,此次近距离捕捉到的棕色大熊猫影像拍摄于2024年1月17日,拍摄地点位于保护区柏杨坪区域,海拔约1500米。这是位于秦岭南麓的该保护区继2018年后再次拍摄到野生棕色大熊猫个体,也是秦岭地区第11次发现野生棕色大熊猫的踪迹。

棕色大熊猫是秦岭大熊猫家族中的特殊成员。据悉,包括此次发现在内,世界上有科学记载的棕色大熊猫发现地点在陕西省佛坪县、洋县、太白县和周至县境内,均属于陕西秦岭山脉地区。时隔6年之后秦岭南麓再次发现棕色大熊猫,进一步验证了棕色大熊猫广泛分布于秦岭山脉地区。

为何会出现棕色大熊猫?据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大熊猫保护研究专家金学林介绍,关于棕色大熊猫的出现,之前有几种假说,其中一种是隐性基因遗传假说,该观点认为控制大熊猫棕色毛发的基因为隐性,只有当公熊猫母熊猫都携带棕色基因的配子耦合到一起的时候才会产生棕色的后代。这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棕色大熊猫比较稀少的原因,更多的时候黑白色是显性遗传,可以遮盖棕色。2024年3月5日,中国科学院魏辅文院士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关于棕色大熊猫的研究成果表明,Bace2基因缺失突变导致原本的黑色毛发呈现棕色,进一步揭示了出现棕色大熊猫的遗传因素。

在生活习性上棕色大熊猫与普通大熊猫有何不同?金学林告诉记者,由于目前人工饲养的棕色大熊猫数量特别少,现在看到的棕色熊猫的习性,是由于个体差异所导致的,还是由棕色基因导致的,很难确定。“但是根据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饲养的棕色大熊猫“七仔”来看,它的确与其他熊猫有差异,比如说它的毛发比黑白色熊猫的毛发摸起来更硬。它好像不太合群,让它吃苹果的时候不像其他黑白色熊猫很快很喜欢就吃了,“七仔”花了很长时间才开始吃苹果。” 金学林说。

虽然目前棕色大熊猫种群数量稀少,已成为熊猫中的“明星”,但金学林认为并没有必要刻意扩大其种群繁育,“首先要看有没有扩大的必要,因为棕色大熊猫是秦岭大熊猫种群中的成员,只是它的色型不一样。如果说确实需要繁育棕色大熊猫,那么就需要寻找父本和母本都携带有棕色基因的个体让他们来配对繁殖,这样产生的后代是棕色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如果公熊猫和母熊猫同为棕色,生下来的熊猫一定是棕色的。”金学林告诉《中国科学报》。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外相机拍摄到野生棕色大熊猫。(视频截图)(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