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以“6G通感算智融合创新,引领未来通信新潮流”为主题的第三届6G前沿技术与趋势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指导,由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关村泛联院”)主办。论坛历时两天,深度研讨“6G+AI融合”“通信与算力融合”“通信与感知融合”等关键技术方向和发展路径。
6G通感算智融合创新开放实验室成立仪式。中关村泛联院供图
中国移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同庆对如何做好央地协同、产学研用协同、国内国际协同,走好6G通感算智融合创新之路,提出三方面倡议: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共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应用场景为牵引,打造开放共享研发试验场;以开放共赢为理念,建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信息科技处处长韩健表示,为进一步推动北京6G通感算智融合创新发展,要攻坚克难,合力构建通感算智融合技术体系;二是凝心聚力,全力打造6G通感算智融合的实验平台和环境;三是开放包容,携手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做了题为《ComAI: 理论技术及工程实践》的开场报告。他提出了AI与通信深度融合思想框架-ComAI,深刻阐述了ComAI的内涵、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展示了其在6G智简网络、具身智能、多智能体协同通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潜力,有力支撑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宏科在报告中探讨了新型互联网的必要性,目标是超越传统互联网的局限性,特别是在不改变现有基础设施架构,通过技术创新满足特殊行业应用需求,并逐步实现技术升级。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王江舟在会上强调,6G技术的发展需求包括能耗效率提升和业务多样化,以及6G技术的核心——深度融合通信、感知、计算和人工智能,实现全域智能服务。他重点讨论了通信与感知融合的必要性,展示通过多基站协作提高感知精度和降低干扰的技术进展,并指出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如性能指标差异和信道模型构建,呼吁业界进一步研究相关解决方案。
中关村泛联院院长、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在会上提出以“智简”为灵魂、“底座+内核+中枢”相结合的6G通感算智融合基座,实现从“通+X”到“通+感+算+智”的一体协同与系统性创新,打造能力开放范式,赋能千行百业。
会上,6G通感算智融合创新开放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该实验室由中关村泛联院牵头建设,首批联合建设成员包括中国移动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中信科移动、浪潮通信、联想、飞腾、摩尔线程、vivo、亚信,致力于共同加速推进6G技术研究进程及通感算智融合技术攻关,培育自主可控的6G产业生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