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辉,肖思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0/20 15:27:26
选择字号:
专家表示:AI技术将大大缩短新材料研发周期

 

10月16日,第五届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在武汉举行。会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喻学锋关于“人工智能驱动的微纳材料创制技术”的分享引发关注。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喻学锋直言,当前人工智能正深刻驱动着着材料科学的创新,并且“AI for Science”已进入加速涌现期。

喻学锋在第五届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上演讲。张金光摄

  ?

新材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之一,然而,新材料普遍面临研发周期较长的问题。他介绍:“新材料从发现到工业化应用往往需要10至20年,这一现实与我们对新材料的迫切需求形成了鲜明对比。”

传统的材料研发方式耗时长、成本高,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新材料快速更新换代的需求。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喻学锋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为材料研发带来了新的可能。他表示,人工智能新技术为材料研发范式的跃迁提供了新工具,正在一步步缩短新材料的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中国科学报》从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了解到,近年来,喻学锋团队在行业内构建了AI材料创制技术体系,推动了一系列新材料的发现。以磷基材料为例,该团队利用AI技术构建了磷材料数据库以及相关工艺知识图谱,基于构效关系模型发现了磷成键新机制,并指导设计了黑磷制备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提升了黑磷的稳定性,推动了黑磷在多个领域的应用。

此外,该团队还搭建了AI辅助的机器科学家平台,通过合成参数优化和合成路径预测等手段,解决了设计-制备关联性差的难题。这一平台实现了钙钛矿等多种纳米晶的智能制备,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合成》,推动了钙钛矿半导体医用探测器的创新。

通过AI技术的预测和优化,大大提高新材料研发效率。目前,该团队已经开发出了磷基电池材料、气凝胶、有机硅封装胶、双疏涂层、磁性微球、微胶囊等多种新材料产品,并完成了相应的中试验证。部分产品已经投产上市,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除了科研方面的突破,喻学锋团队还非常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创立了AI驱动的 CRDO研发服务模式,将材料研发服务体系化、标准化、市场化,为企业提供 “实验室开发—小试—中试—试生产”定制化技术解决方案。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新材料能够更快地应用到产业中去。”喻学锋表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智能”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自动“开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前的注意事项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