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9/25 18:44:17
选择字号:
第十一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在成都开幕

 

9月24日,由中国铁道学会、中国公路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西南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第十一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简称IBTC)在成都开幕,这也是大会首次落地成都。

30多位两院院士及外籍院士、10余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百余位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重点高校、企事业单位、国际组织、行业学会的领导及专家,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出席了本次大会,现场参会人数达千人。

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是关注大型桥隧工程发展与技术创新的重要交流平台。西南交通大学校长杨丹表示,学术交流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西南交通大学愿与各位学界同仁、行业企业一道,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对接国家交通强国战略部署,持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共同加快推进工程科技创新,助力桥隧行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开幕当天,多位院士和国内外基础设施领域的杰出中青年专家基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带来了内容丰富的主旨报告,为业界分享了桥隧相关领域最前沿的科技观点和发展战略趋势。随后,大会聚焦艰险山区桥隧工程建设、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运维、隧道(洞)与地下工程建设运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海底隧道等五个主题举行论坛,70余位专家学者分享了多地工程建设案例、创新技术和管理经验。

据悉,本届大会主题为“智能打造新优势,创新释放新动能”,重点打造了1场主论坛、5场主题论坛,展出了40余项桥隧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大会聚焦艰险山区桥隧工程建设、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运维、隧道(洞)与地下工程建设运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海底隧道等主题,分享了多地工程建设案例、创新技术和管理经验。

除了举行论坛和研讨会,大会还组织了多条集自然景观、大国工程、红色教育为一体的工程考察路线。其中涉及成都地铁与地下空间工程,都江堰-汶川高速公路及汶川地震纪念馆,西南交通大学校园内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温超导高速磁悬浮实验工程样车及试验线等国家级平台,以及成都-雅安-泸定-康定沿线重大铁路、公路具有代表性的工程等。

会议现场。西南交通大学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