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双虎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0/13 18:01:42
选择字号:
上海电力大学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才“充电”

 

近日,上海电力大学传出消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该校完成涉外培训项目10个,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本土人才550余名,同时为中国企业走向“一带一路”培养了一大批国际化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

国际学生客串主持“一带一路”高研班。上海电力大学供图

在为境外电力企业运维培养属地国技术员工方面,该校10年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本科、硕士、培训生各类人才550余名,涉及印尼、巴基斯坦、老挝等28个国家,为属地国中国企业输送储备了强大人力资源;在中国企业走向“一带一路”培养国际化中国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方面,学校能源电力专业32.09%本科生及76.32%研究生进入涉及“一带一路”能源电力企业,储备人才数千名,300余名校友走向领导岗位。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上海电力大学主动应对电力行业企业投资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国家合作等不同方面,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产教融合,建设“一带一路”能源电力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培养相应人才。

企业的运行发展不仅急需解决各类工程技术问题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人才,还急需能够胜任企业运维的属地国专业技术骨干和属地国高层次国际管理人才。对未来如何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海电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江晓花表示,学校将结合学科专业、师资培养、人才引进、课程设置等方面,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并以此打造国际产学研融合共同体。组建联合导师培养,联合团队攻关,联合协同育人等多维度融合机制,推动人才培养上新台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