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8/5 17:38:34
选择字号:
解构万物的“星球研究所”如何从颜值走向内涵

 

“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一曲《我的祖国》传唱半个多世纪,现实中,歌词中所传递的中国人重塑山河的伟力依然在继续,这就是近期出版的《这里是中国2》所要讲述的百年来的中国故事。

两年前,创作了《登上珠峰,你究竟会看到什么?》《中国从哪里来?》《什么是中国?》《什么是武汉?》等朋友圈爆款文章的地理科普公号“星球研究所”,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本图书《这里是中国》,该书被冠以“国民地理书”。

“我们追求的是做有沉淀价值的经典性的作品,即使过了三五年甚至十年,也不会过时。”从创始人耿华军的采访中不难看出,粉丝们的欣赏,虽始于“颜值”,但更忠于“内涵”。

这里有超凡视觉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的自然风光”,这是耿华军给星球研究所定下的最初的口号。

耿华军之前的工作与地理全然无关,虽是由于创业失败,开了公号,做起了地理科普,但这个选择全凭他的兴趣爱好。

巧合的是,自媒体人的身份倒是让耿华军回归到了自己的“本专业”领域。北京大学新闻学院毕业的他,熟谙传播的规律。

“我觉得科普本身其实是反人性的。你想把知识传递给别人,但从大众的心理需求来看,人们更乐于接受吃喝玩乐、不需要思考的内容。”耿华军说,“想要吸引大众的关注,视觉冲击力非常关键。因为它可以降低人们对专业知识的接受门槛,这样专业的内容才可能触达更多人。”

前期许多星球研究所的粉丝都是冲着它的“高颜值”而来的,因此,视觉呈现一直是耿华军团队极为看重的要素。

目前,星球研究所的摄影群里已有三四千位摄影师,其中有1000多位属于认证摄影师。

根据认证摄影师的投稿量和图片选用量,他们会被给予合作摄影师、特约摄影师和金牌特约摄影师不同的头衔,金牌特约摄影师总共只有12位。

星球研究所每确立一个选题,都会在群里约图,图片总监带领的图片部还会有针对性地在图片网站找图并联系作者,通常一个专题要收集几千张作品,并进行相应的分类,最后筛选出几十张图片。

星球研究所的每一篇文章平均用图量在40~60多张,最多的一篇《什么是中国?》超过了80张。“星球的标准是选用顶级的摄影作品,后来慢慢扩展到各种地图、示意图等,我们都坚持一个原则:呈现超凡视觉。”耿华军强调。

不过,视觉审美到底是一种主观感受,必然存在个体差异。星球研究所的要求在于,图片的底线是能反映不改变真实元素的世界,而在摄影美学层面,视角、构图、色彩、光影要足够独特。真实,带有奇观性,又能打动人……对于这些不成文的选择标准,耿华军略带深意地说:“看多了星球的人,会懂的。”

2018年6月18日,星球研究所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栏目——探索中国·建筑篇,它主要依靠图画而非照片解读曾有的、现有的中国建筑。耿华军提到,所有需要空间想象的事物对大众而言都比较难以理解,这时必须依靠视觉语言来辅助,这就是示意图的重要性。

距今约1000年的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全木结构搭建的古建筑,不用一颗铁钉,3000吨木制构件互相咬合构成塔身。这样的奇迹到底是如何实现的?

为了回答这个既冷门又专业的问题,星球研究所制作了大量的静态和动态示意图,木塔主要承重框架、塔基厚度示意、塔基与柱础布局、木柱高度示意、梁柱枋结构示意图、斗栱与柱梁枋连接示意、暗层结构示意、塔身示意、暗层分布图、塔顶解析图等等,这类信息过去很难进入科普的视域,因此足够有新意。

“把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图片,最重要的是创意,制图人需要构思图片展示的切入视角是什么;其次,图片信息必须具有科学性、严谨性。”耿华军表示,仅做到这两点就很不容易。

从摄影作品到示意图制作,从二维到三维,星球研究所一直在拓宽视觉展示的空间,随着视频时代的到来,它毫不犹豫踏足科普纪录片领域。《建一座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有多难?》《在地球,寻找火星》,尽管还只是10分钟内的中短视频,但距离对标BBC、Discovery自然地理频道那些顶级纪录片镜头的目标又近了一些。

坚持“长期主义”

不知从何时起,星球研究所把“专注探索极致自然风光”的口号改成了“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这一变化背后,是地理思维的转变。

“最初喜欢地理,只是出于对美好风光的向往,因此,公众号初创时一直围绕着自然地理来做文章。”耿华军解释,随着公号的积累越来越深,对地理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星球研究所的关注领域,从最初的自然风光向历史、人文、城市、建筑、产业、经济等多个领域拓展。

科学家钱学森说过,地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地理学所关注的对象既包括自然要素也包括人文社会要素,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这也意味着,地理学从始至终就带着交叉学科的属性,需要用综合思维来认识和理解我们所生活的复杂世界。

星球研究所第一篇千万级别的爆款文章《什么是武汉?》,就是从地理风光、水土资源、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教育科研、历史人文等多个领域来剖析这个城市的,角度虽广,但落点都直指唯一的内核——“纵横的江湖”。“数千年来江湖奔流直下,塑造了这个城市,也塑造一个快意的人间。”这篇文章对武汉这座城市灵魂的捕捉,触动了无数武汉人的内心。

人们常用“地理知识”来理解地理学,仿佛地理就是知识,事实上,地理不光是知识。“星球的创作者绝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耿华军谈道,“知识整合只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文本的核心是要提供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让大家知道这个世界是怎样形成、怎样运转的。与此同时,我们希望传递一种价值观、情感和态度。”

《九寨沟会消失吗?》是耿华军认为可以反复咀嚼的一篇推文。2017年8月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7级地震袭击了中国最火爆的旅游景区九寨沟。“从仙界跌落凡尘,九寨沟仅仅用了一天时间……美景真的就此消失了吗?”耿华军思考后给出答案:当然不是!

当人们了解了九寨沟形成的地质历史就会知道,正是大自然一次次的“毁灭”才有了这世间无二的绝美之境。“对于大自然而言,这点损伤实在微不足道。更何况,一切磨难皆是修炼,一切毁灭皆是创造。”耿华军在文中发出的感悟让许多读者释怀。

星球研究所在内容上始终走深度长文的路线,舍得为内容下“血本”。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从成立之初到现在,星球研究所单篇推文的制作周期和投入成本成倍增长。同样是四五个人一个创作团队,过去平均两周完成一个选题,如今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有的甚至需要两三个月。

在工作模式上,星球研究所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团队作战,从选题策划、资料搜集、框架制定,到文字创作、摄影师约图、图片设计制作,再到最后的统稿、交叉审核、外审、发布,已经形成了标准的流程化管理。

“确实有很多粉丝是被星球的视觉效果吸引来的,但从我个人内心来讲,文本内容才是占据星球价值链顶端的部分。我们追求的是做有沉淀价值的经典性的作品,即使过了三五年甚至十年,也不会过时。”这也是耿华军常说的,坚持“长期主义”。

如何解构中国

星球研究所内部一直有一个愿景:解构世间万物。

“我们想知道万物为什么存在、如何存在、未来会变成什么样。”耿华军也知道这个目标很大,“不一定能成,但还是想这么做”。

星球研究所是通过解构中国出圈的,但当它成为一本书的主题时,前期公号所积累的内容,还需要依靠一个强有力的逻辑框架,将它们重新编织起来。

以《这里是中国2》为例,仅确定开篇文章的解构思路,就花了耿华军整整3个月的时间。“难就难在想要呈现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他告诉《中国科学报》。

耿华军最先确定的关键词是“变化”,“我们要告诉读者,到底如何来理解和看待中国这100年来的沧桑巨变”。而这也是抛给创作团队的核心问题。

按照星球研究所一贯的创作理念,自然是从地理视角来解构“变化”。那么,究竟什么是地理视角?

地理学既用空间的视角看世界,也用时间的视角看世界,不仅如此,地理学还被视为“关系科学”,善于发现不同事物的空间关系,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

于是,“关系”成了进一步破题的关键。

“100年,中国人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重塑了山河的空间关系,通过‘连接’的方式。”耿华军说。

人们也许知道中国南北纵横,东西广阔,是全球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另一方面,它地形复杂,交通阻隔,资源不均,环境恶化。山河破碎的中国如何才能改变自己?《这里是中国2》给出了答案,关键之一便是跨越大江大河、高山峡谷、海峡、海湾,把这个庞大的国家连成一体。

中国人跨越天堑,铺开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网和高速铁路网。它们的背后关系到一场人口和资源的大重组。伴随着人口迁移,中国迎来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而随着城市与产业的集群,再通过交通网络和资源通道,开启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物资交流。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源源不断地把资源送往人口密集的地方。

但是,高速的发展却让本就恶化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中国人不得不展开一场场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行动来修复脆弱的家园。

就这样历经百余年的连接、重组和修复,中国人打破了这片土地上原有的环境限制,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交通网络和城市集群,也开启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态行动。这就是星球研究所想要表达的重塑山河的内在逻辑。

最后,星球研究所还要讲出一个“理”来,那就是中国为什么需要那么多超级大工程来重塑山河。

它给出的解释是,作为世界上开建大型工程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并非偏爱大型工程,而是巨大规模的市场可以从大型工程中获得足够的回报和溢出效应。

读者可以从中理解到,这种庞大的基建规模加强了中国各地的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涵盖14亿人的、欧美印日都无法企及的“洲际规模”统一市场。这种规模的市场,可以支撑起比其他国家更为发达的网购电商规模,这样的市场也可以支撑中国发展重大战略产业,例如大飞机产业。这就是中国无与伦比的规模效应、全球独一无二的国家优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