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卜叶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9/27 14:15:17
选择字号:
三产融合让农业迈入“制造”时代

 

 

 

面粉生产车间 卜叶摄

挂面生产车间 卜叶摄

临近十一小长假,河北邢台的万亩向日葵抬头迎客,当地的农业游吸引了全国游客。与其他“农业+旅游”的模式不同,游客还可以走到三产融合示范中心的车间一线,观摩面粉、挂面、食用油、红薯粉等的生产过程,近距离体验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

“三产融合改变了农业的传统作业模式,农业生产正在与制造业联结。” 近日,在2020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现场考察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教授魏益民如是说。

将荒地变废为宝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种植面积达4亿亩,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邢台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广袤的华北平原是优质小麦主产区。

即便在这样的地方也有未被很好利用的土地。“这块地建过红酒厂”“这里以前是块荒地”,面对丰收在望的万亩良田,老乡们发出感慨。以往种什么都低产的田地,因为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到来而有所改变。

十余年前,魏益民等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受当地企业邀请,开展小麦加工和挂面制造技术研发,因地制宜,将良种、良技融入当地生产,为这片荒地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培训当地农户现代农业管理技术,建设了高标准的优质原粮生产基地和田园生态综合体。

今年,全国夏粮在播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产量达到新高,又迎来一个丰收。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肖世和研究员介绍,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在实践中筛选出众多抗病、抗旱农作物品种,全程机械化等在保障丰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保证小麦有病不成灾。

现代耕作技术增加了小麦病虫害的风险。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所长陈万权举例,机械收割增加了小麦全蚀病、腥黑穗的风险,秸秆还田、连茬免耕增加了小麦赤霉病、根腐病、孢囊线虫的风险。

“为解决这些问题,农业科学家研发出病虫分子生物学、血清学诊断识别技术等一批新技术防御病虫害,研发出免少耕播种技术、高速射播技术、小区播种技术适应新的作业模式。”陈万权说。

如今,向日葵即将丰收,红薯窖吐露着甜香,三产融合中心生产着多种农副产品。

从生产向制造转变

如何制造口感劲道的挂面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研究员张波表示,好挂面需要专用小麦、专用面粉、专用面团,离不开对小麦的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以麦芯粉为例,虽然其蛋白质含量低,但面筋蛋白占比高。

市场需要促使业界探索出轻研细磨制粉的工艺,保护小麦原有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采用高压气输送工艺,保证生产过程中产品不被外界污染,采用高方平筛技术将物料层层细分,提升专用面粉的产量。

自动化制造技术的应用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金沙河面业集团沙河公司厂区建立了小麦的收储、清理、入仓、制粉、制面、包装等自动化生产流程,建成了日产2000吨挂面的单体车间,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挂面制造企业。

魏益民表示,生产规模扩大并不是简单地将生产车间物理放大。车间扩增需要很多创新,这一过程中技术专家甚至解决了设备制造厂家都不明白的性能提升问题。

“所有的改造都要经过半年左右的试产、试制过程,试验无误才能投入大规模使用。” 魏益民说。

目前,金沙河集团还在陕西、安徽、新疆阿拉山口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具备60万吨小麦储备的能力,日处理小麦13000吨,日产挂面4000吨。

“一二三产业的延伸是自然而然的事。”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李洪文表示,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发展高效农业是发展趋势。

魏益民表示,三产融合发展中,第一产业需要现代化的品种繁育、田间管理技术;第二产业需要现代工业制造系统,技术设备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第三产业涉及产品展示、消费体验、科普教育等。三产融合意味着更多从业人员参与。他呼吁,青年人才多学习农业,多在一线历练,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观察论文中看不到的问题,从实践中出真知。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