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刚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号 发布时间:2019/9/15 21:30:43
选择字号:
百年学府持续发力“双一流”!13位高被引学者有话说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这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不久前又一次回响在南开大学这所百年学府的始业式上。

南开大学,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在五四大潮中应运而生,在日寇毁校后被迫南迁,在北归复校后涅槃重生,为新中国建设与发展革新图强;她紧扣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与“爱中华,复兴中华”传承薪火、砥砺前行。

2017年,南开大学成功入围42所“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A类),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5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个学科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

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南开5个学科进入前5%,14个学科进入前10%。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体现了较好的学科整体竞争力和优质率。

2018年,南开大学召开全校学科建设工作会议,探索新时代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明确了“完善学科布局、凝练特色方向、巩固优势学科、补强薄弱学科、开辟新兴学科”的学科发展思路。

在即将步入新百年、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南开大学又提出并实施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

这一计划的核心内容包括:“4”是制定实施“文科振兴”“理科提升”“工科攀登”“生医发展”四大计划,以此为纲推进学科门类或学科群发展,促进学科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和制高点,提升南开学科的核心竞争力。“2”是构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两大奖励体系。第一个“1”是在校内建设10大交叉科学中心。第二个“1”是携手海外一流大学打造10大联合研究中心。

南开的学科建设、学术创新离不开南开学者。

南开学者在标志性论文和科研成果产出方面的新突破,也展现了这所百年学府在基础研究以及引领性原创研究方面强劲的实力和后劲。

近十年南开大学SCI收录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为14.84,在全国累计被引用篇数较多的高校中保持第一。特别是在爱思唯尔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南开大学学者数量逐年增加。

以下介绍的13位来自南开的中国高被引学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曹雪涛:免疫学国际赛道上的中国学者

 

学者名片:

曹雪涛,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亚太免疫学会联盟秘书长,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Cell、Immunity编委,《中华医学杂志》主编,以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60余篇,SCI他引1万余次。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2003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16项。

获得首届中国研究生教育特等奖、Nature导师成就奖、中国工程院光华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陈嘉庚科学奖。

观点:

在他看来,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除了要有科学敏感性、耐心和团队意识外,还要有独特的视角与体系,这需要沉下心来自主思考、另辟蹊径。

“这些年,国内一些科研工作者重视参加会议交流,本是好事,但往往是开‘会’而无‘议’,只重形式而无实质性科学思想碰撞与交流,每天忙忙碌碌,却没有深度思考科研的前沿方向与独创性。”在曹雪涛看来,有价值的研究工作必须“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找关键性重大科学问题,而且科学研究要与国家发展需求以及推动学科领域发展紧密相联。

人物报道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9/430548.shtm

 

卜显和:潜心科教 砥砺前行

 

学者名片:

卜显和,博士、南开大学教授。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长期从事配位化学研究,以第一完成人获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年天津市自然科学奖特等奖。

1986年获南开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南开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4年先后在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东京大学、京都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做访问教授,2014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观点:

近年来,国内科研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善,“以前我们的选题是能做什么做什么,现在是想做什么做什么。”卜显和时常感叹实验条件的发展变化,“刚回国时实验室购买药品一般只能购买最基本、最便宜的原料,然后再自己合成所需要的物质,进口试剂对于我们来说基本上是可望不可即。现在只要需要,我们都可以直接购买。”

提到实验室工作,他总是侃侃而谈,“近年来,我们的研究条件基本达到国外先进水平,来访的国外教授对我们的研究条件也刮目相看了。”

人物报道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9/430549.shtm

 

王磊:我身上有南开深深的烙印

 

学者名片:

王磊,南开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生物学组成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

多年来一直系统地进行细菌分子进化、致病机理、环境适应机制以及致病菌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成果获2007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奖”。

2009年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和“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11年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2014年以来一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H因子46。

观点:

在王磊看来,做科研离不开“实在”二字。只有老实做人、老实做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才能出成果。

其次,科研要有兴趣,但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喜欢干某件事,如果没有兴趣,就努力去培养兴趣。

做科研还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埋头苦干的同时,要从学科发展角度、从人类发展角度来考虑问题。

人物报道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9/430550.shtm

 

刘林:做科研要站在最前沿

 

学者名片:

刘林,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殖发育干细胞以及衰老机制。

获得美国生殖医学会辅助生殖技术奖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在包括Nature Cell Biology,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Nature Communications, Developmental Cell, PNA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Human Reproduction, Biology of Reproduction等SCI杂志发表论文130余篇。

观点:

如今,刘林成为科研团队的负责人,指导几十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他认为,做科研首先要学会提出具有新意的科学问题,而不是重复别人的东西。

其次,要有专注力,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能盲目跟风。

“当然,一定要学会在实验中仔细观察。”刘林说,他的很多科研发现都是在实验过程中偶然得到的,通过不断地探索机理、做好长期观察与记录,得出结论才经得起推敲。

人物报道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9/430551.shtm

 

刘育:品格要坚守,科研要创新

 

学者名片:

刘育,博士,南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有机超分子化学研究,1996年获国家杰青资助,两次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2000年、2005年两次获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8年、2002年两次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2年获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奖,2003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

观点:

禁锢的思维方式难以将科研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刘育多次教导学生:“创新不应停留在某一步,而应贯穿于整个研究工作的始终。研究中的每一步工作都离不开创新思维。”

正是这种不断的创新精神,让刘育课题组始终位于国内外超分子化学领域研究的前沿,不断有优秀的科研成果作为研究热点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

人物报道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9/430552.shtm

 

陈军:深耕电池三十载

 

学者名片:

陈军,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在电极材料制备与高能电池领域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获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他引超过30000次,单篇最高他引1310次,获授权发明专利35项,多项实现转化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编写著作16部(章)。

观点:

对于如今有着广阔前景的新能源电池,陈军认为无论是在电动汽车还是在可再生能源规模储能领域,现在还不能满足高容量等需求。“如果想要高容量,就要在车上装很多的电池,这很不现实。而在可再生能源规模储能方面,电池容量还差得太远。”

另外,电动汽车电池寿命短、造价高,主要依靠国家补贴不是长久之计,还要通过技术创新来破题。

他也一直在做这样的努力,这个领域需要潜心研究和产学研深度融合。

人物报道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9/430553.shtm

 

何良年:在绿色化学最前沿的山脊攀登

 

学者名片:

何良年,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Bentham科学出版社大使,2014-2018年连续五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2014-2016年连续三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Top1% 高被引中国学者榜单。

1996年获南开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3年分别在武汉大学、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做博士后,2003年回国,被聘为南开大学教授。

观点:

南开大学有着非常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教师完全可以按照个人兴趣选择研究方向。同时,南开大学还具备完善的科研条件及硬件平台。

令何良年印象深刻的是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所在的元素化学有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除大年初一到初七维修,全年24小时向学生开放。

经过培训,学生就可以自己操作仪器。“可以说,在科研设备管理上,那时的南开与哈佛、耶鲁等国际知名高校完全一样。”

人物报道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9/430555.shtm

 

周震:我是南开炼出来的“材料”

 

学者名片:

周震,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化学。

2010年获得“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新人奖,2014年获得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7年获得Prof. Rudolph A. Marcus Award奖,2014-2018年连续五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论文他引近12000次,2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或热点论文。

现任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副主编。

观点:

要想做新、做深,就需要不断地将新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引入研究领域中。这些年,周震一直是这样做的,现在他正在把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引入新能源材料的研究中。

“我们所做的科研,追求原始创新的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把学生推向世界最前沿的舞台,迎接最大的挑战。”周震说,这是大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人物报道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9/430556.shtm

 

罗景山:愿做一生的发明家

 

学者名片:

罗景山,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2010年在吉林大学获学士学位,2014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后赴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Michael Grätzel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

在Science, Nature Energy,Nature Catalysis等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总引用10000多次,H因子46。

2013年获欧洲材料学会青年科学家奖,2016 年获瑞士化学会科莱恩洁净能源奖一等奖。

观点:

在罗景山看来,做科研需要有执念,需要坚守自己的准则。

“我的准则就是:对于别人未能理解的、未知问题,我们要去寻求解决方案。而对于别人做过的,我们一定要做得更好,做出新的东西来。”罗景山说这曾是博士后导师Michael Grätzel教授的执念,渐渐成了自己做科研的准则,也成为了他教导学生的准则。

人物报道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9/430557.shtm

 

高铁杠:像军工产品一样扎实可靠

 

学者名片:

高铁杠,南开大学软件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软件工程。

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论文100余篇,2014-2018年连续五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多项,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是科技部创新基金、天津市、浙江省、重庆市、广西等多省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中心专家。

观点:

“做科研,在一个研究领域深挖时间长了,一定会出东西。搞科研千万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能浮躁,要沉下心来,全情投入。”高铁杠说,“尽管一些人认为传统的研究方向可能没有什么可做的了,但是科研无止境,对自己认准的领域,投入全部精力,一定会有收获。”

人物报道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9/430558.shtm

 

黄毅:践行南开精神,服务国家需求

 

学者名片:

黄毅,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碳纳米材料、电磁功能材料、高分子智能材料及器件等方面的研究。

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次获得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5,2010年),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成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已发表论文110余篇,他引16000余次,H因子48,2018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8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观点:

黄毅经常告诉学生,做科研要坚守“三心”。“一要有进取心,要不断探索新的前沿交叉领域;二要有平常心,遇到困难不放弃;三要有责任心,要对自己、学生和国家负责。”

现在,黄毅和他的团队在石墨烯等高性能材料的重大应用方面开展集中攻关。把新材料研究成果推广到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产业中去,是黄毅多年追求的目标。

人物报道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9/430559.shtm

 

程鹏:“平淡”的南开岁月

 

学者名片:

程鹏,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研究方向为功能配合物化学。

发表SCI收录论文180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2014-2018年连续五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级教育成果奖一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观点:

“如果你的研究方向在国际上是比较新的,而且你的工作有突出的创新性和高质量水平,你的成果就有可能对别人有启发、有帮助,自然会被他人引用、借鉴。”在程鹏看来,如今,国人发表论文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视数量,而是追求质量为上。

他强调,同样重要的是,还要保障团队成员或合作者享有充分的自由度。“因为科研毕竟是一个创新工作,需要大家互相包容、互相支持,以便取长补短。”

“不过,科研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挥年轻人的作用,他们才是科研的永生动力。”程鹏笑着说。

人物报道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9/430561.shtm

 

程明明:科研工作要解决行业痛点

 

学者名片:

程明明,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计算机系主任。

2012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后在英国牛津大学从事计算机视觉研究,于2014年加入南开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

已在IEEE TPAMI、ACM TOG、ACM SIGGRAPH 等CCF A类顶级国际会议及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论文Google引用12000余次,最高单篇引用2900余次。

观点:

“有一天,你去国外开会,当与国外专家沟通交流介绍自己时,他说之前看过你的具体某篇论文,这就是对科研工作者最大的肯定。”程明明认为,一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要有自己的追求和想法,能够主动地寻找具有潜在影响力的事情来做,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人物报道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9/430562.shtm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