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芳言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9/9 16:34:30
选择字号:
向“大师的大师”学习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忆钱学森
 
向“大师的大师”学习,是什么体验?
 
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而言,可能不仅是走进知识殿堂那么简单。
 
正值全国第35个教师节之际,刚获得钱学森力学奖的杜善义院士接受了《中国科学报》专访。听这位年逾8旬的科学家讲述过往,能明显感觉到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严谨的大师遗风。
 
 
在杜善义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尊钱学森像,像的旁边,是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为他颁发的世界学者证书。
 
要讲杜善义的科研人生,或许没有比这两样物件更凝练的了。
 
钱学森被誉为“大师的大师”,与之结缘,杜善义的科研、育人理念都颇受影响。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书期间,杜善义曾师从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打下了扎实的力学研究功底。将奉献祖国作为事业追求的核心动力,力学理论及其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成为其学术生涯的主旋律。
 
在8月26日召开的全国力学大会上,杜善义说:“钱先生是我很崇敬的科学家,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将始终铭记钱先生关于教育和人才的世纪之问,为国家培育优秀年轻人才;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要继续践行钱先生的‘工程科学’和‘系统科学’思想,为科技强国建设不懈奋斗。”
 
大师遗风 薪火相传
 
1959年,杜善义进入了他渴望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下称中科大)力学与力学工程系(后改为近代力学系)。开学初,作为该系系主任的钱学森向学生精辟地介绍了设置力学系的目的,并仔细讲述了力学系设立的高速空气动力学、高温固体力学等专业的深刻含义以及国家的需求和发展前景。
 
当时钱学森的科学研究与公务十分繁忙,但仍然为学生开设了一门名字“很浪漫”的课程:星际航行概论。上起课来,他对各种数据细节都很较真,严肃、严格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常在课堂上展现。
 
钱学森还用亲身经历勉励学生。他在美国时,为了解决一个航空航天领域薄板薄壳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每天工作15、16个小时,新理论公式推导与计算的草稿能用麻袋来装。
 
这直接影响到了杜善义。文革期间,原本学俄语的杜善义开始自学英语,还开始学习当时力学新分支——断裂力学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理论与应用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后来,杜善义通过了业务及外语选拔,成为改革开放后国家派出的首批赴美学者。
 
出国后,杜善义十分珍惜难得的机会,他也永记钱学森先生关于勤奋学习与科研的教导。
 
“第一年就像‘疯了’一样,拼命地搞研究。”杜善义当时拒绝了一切活动,泡在实验室与办公室里,连教学楼的保安都认得他,深夜或周末一见杜善义就指指脑袋:“哎呀呀,Mr. Du,你别再弄啦。”
 
时至今日,杜善义仍然看重科研时间。在他看来,科研人员,尤其是年轻科研骨干,“应当保证他们有充分的时间投入到科研中,否则重要的原创性的成果,很难有。”
 
及时转舵 追求卓越
 
回忆过往,杜善义感触良多:“每个人都会遇到机遇和挑战,但机遇和挑战永远并存,要知道如何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杜善义日后的科研道路转变方向,正是因为在美国工作时作出的一个决定。
 
留美期间,让杜善义最惊叹的,是乔治华盛顿大学著名断裂力学家李波维兹(H.Liebowitz)的研究课题。
 
杜善义在李波维兹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实验室里,见到一种“黑不溜秋”的材料——碳纤维。李波维兹告诉杜善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与铝合金相差无几,但重量却比铝合金轻得多。
 
“我当时脑袋马上浮现一个问题,钱先生给我们讲课时说过,能给航天器减少一克重量,都是贡献。如果用上这样的新材料,就会减少结构重量,提高有效载荷。我向指导教师提出一定要听复合材料这门课。”
 
杜善义当即决定调转研究方向,这位“标准的力学研究者”把研究领域扩展到复合材料领域,提出了将力学与材料紧密结合的学术思想,并将这种思想一以贯之到后续的教学、科研与团队培育中。
 
1982年末,杜善义回到祖国,希望建设一个新材料与力学相结合的教学与研究平台。
 
刚回国时,杜善义只有学校给的五千元科研启动费,实验室在地下室。虽然研究条件艰苦,但杜善义和团队成员没停下,他组织团队开展研究,逐渐争取到更多与更大的课题,科研经费逐渐增加。
 
正因为有独特的学科交叉思路和不放弃的精神,接下来的日子里,杜善义先后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些极端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结构分析问题。
 
目光长远 寄予厚望
 
如今,杜善义门下的学生,许多已经是有名的教育和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不止一次表示,自己的老师总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科学技术前沿,从事科研、指导学生。”
 
杜善义门下人才辈出,其中不乏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佼佼者。他们能在研究领域中成为中坚力量,要归功于杜善义大胆的跨学科人才培养策略。
 
早年带学生做课题时,力学研究出身的杜善义,常跟具有材料学背景的博士生一同钻研探讨。杜善义让他们学习力学知识,而他向学生学习材料,实现教学相长。确定大体的研究方向后,杜善义就留足够空间,让青年科研人员放手尝试。
 
在杜善义的课题组,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经费使用,年轻人都能有较大自主权,新一代人的责任感也就此培养起来。
 
“中国发展复合材料,首先要满足需求,另一个就是要有研究队伍。”杜善义表示。他在团队建设上,总能协调好团队里兴趣、性格不尽相同的每一个人。
 
进入耄耋之年,杜善义对所处行业的观察仍然犀利而深刻。
 
最后,他还寄语当下的青年学者:科学本身不能浮躁,要在工程中获得应用。科技强国的路,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