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陈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13 21:54:35
选择字号:
拓医学路 逐中国梦
陈灏珠院士从医执教70年庆祝活动在复旦举行

 

“我这辈子都在研究一颗‘心’”,陈灏珠院士曾这样说道。11月13日,“拓医学路 逐中国梦——陈灏珠从医执教70年”活动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举行。陈灏珠是中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他自1949年起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工作至今,不久前刚刚以95岁高龄从临床一线光荣退休。当天,陈灏珠新版传记《拓医学路 逐中国梦——陈灏珠传》首发,并启动了“护心健脑关爱生命”公益项目。

本次活动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主办,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复旦大学出版社联合承办,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协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陈灏珠及其夫人韩慧华,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常务副主委陈芳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杨伟国、副院长汪志明,以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附属华山医院、附属儿科医院、药学院、出版社、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党政领导代表出席。活动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艳萍主持。陈灏珠指导的历届学生代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各附属医院师生代表、枫林街道代表等参加活动。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在讲话中简要回顾了陈灏珠初心无悔、践行使命的一生:从第一个在国内提出“心肌梗死”医学名词,到完成国内首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手术、首例埋藏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再到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使用超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奎尼丁晕厥并取得成功,至今已经95岁高龄的陈灏珠前不久仍坚守在临床一线岗位上,坚持查房、教学、指导临床工作。

复旦上医精神贵在传承。中科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葛均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钱菊英,以及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第三党支部书记、陈灏珠助理周俊作为学生及同事代表,现场讲述了他们与陈灏珠交往的二三事。70年来,陈灏珠以精深渊博的知识、深入浅出的讲授、严谨耐心的教导、循循善诱的态度、平易近人的关怀,引导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继承前辈求实、严谨、奉献的精神,步入救死扶伤的神圣殿堂,不断为我国医学健康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他亲自培养了博士后3位、博士研究生52位、硕士研究生24位,上过他课的学生更是不胜枚举,其中不少学生都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做到了陈灏珠所期望的“无愧于这个时代”。

蔡迺绳等七位学生代表来到现场向陈灏珠献花,并分别用一句话简述了对恩师的心意。学生对老师有着诉不尽的感激,老师对学生也有着殷切的嘱托。

陈灏珠与大家分享了他“勤学获新知,深思萌创意,实干出成果”的座右铭,寄语师生:要保持勤奋刻苦的学习,不断获取新的知识,紧跟医学发展的步伐;要在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创新,举一反三,推动中国医学独立自主发展;最后要在无数次的练习和做好预案之后勇敢地去实践、去尝试。这三句话既是陈灏珠毕生从事医疗、教学、科研的总结,也是他践行初心与使命的准绳。“我深深地热爱着医学事业,作为一名人民医生,我很骄傲;我无悔自己的从医选择,也很荣幸能亲历中国70年的医学发展与进步。”他强调,“希望在座的各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医者要有社会责任。在陈灏珠70年的医教研生涯里,他曾到贵州威宁从事基层医疗服务,也曾去云南参加过抗震救灾,这些亲身经历让他的心里始终牵挂着中国贫困地区的医学人才培养和基础医疗建设,这也促成了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的诞生。

活动开始前,暖场短片“心·肝宝贝”公益救助项目宣传片介绍了由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发起的“生命之花”项目——“心·肝宝贝”公益救助计划。该项目奔赴云南贫困地区援助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和肝病患者,开启创新医疗精准扶贫模式,帮助当地医护人员打造“全生命周期”照护管理。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