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0/17 9:47:12
选择字号:
5G时代医生如何做短视频科普
第七期北京医学会医学科普训练营举行

 

随着5G时代的来临,公众对短视频需求日益增多,而很多医生做科普还只停留在文字阶段,如何做好视频类的医学科普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鉴于此,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七期北京医学会医学科普训练营,特别将主题定位于“5G时代医生如何做短视频科普”,邀请了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苏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田颖、北京市密云区医院急诊外科医生高巍分享了做短视频科普的经验。

“短视频科普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苏婧指出,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8.29亿人,其中96.8%的网民是通过手机接入到互联网。而腾讯新闻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6月份,健康图文的阅读量已突破19亿,短视频视频播放量更是高达22亿。

田颖作为短视频节目《“田”言秘语》和《“田”言心语》的负责人,节目自播出起,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那么,怎么才能找到合适的选题?田颖认为,一方面是征集选题,另一方面是从疾病常见误区上找选题,要多听患者们的意见,看他们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高巍在抖音上拥有33.4w粉丝,作品获赞量高达72.8w。他习惯用10秒钟或20秒钟的视频来展示急救操作以供大众学习。“视频比较直观,但制作流程比图文要繁琐,所以每一个科普视频都需要精心策划”。

据悉,自2017年10月以来,北京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与TopMD联合打造的“北京医学会医学科普训练营”项目,开播至今已邀请到了近30位健康科普领域的专家进行相关主题讨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桃多组学数据库PeachMD发布
上万株黄瓜中“挖”出隐形宝库 天问二号探测器拍摄的地月影像图发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