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振鲁 来源:《国科大》 发布时间:2018/4/11 13:21:50
选择字号:
中科院南海所研究生:我与南海的45天

 

“中国有多大?”

“960万平方公里。”

面对这样一个常识性问题,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将这个从小植根于心中的答案脱口而出。然而,鲜有人知的是,除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我国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海洋是喜怒无常的,曾经,人们只能“望洋兴叹”;如今,开发利用海洋,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趋势,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能源等资源,尤其是去年5月中国科学院发布了“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的消息,人们更加坚定了“21世纪是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这一共识。

在这片沃土上,我很庆幸自己成为探索者之一。这是我第一次参与海洋科考,面朝大海,一切烦恼与忧愁都因它的宽广而消退;但同时,个人却又渺小得甚至有些“微不足道”。海上45天,颇多感悟:“惊涛骇浪吞孤舟,漂泊千里信难求。唯愿碧海变粮田,纵横四海任我游。”

“海上科研”:一场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考验

在北京雁栖湖畔,沉淀了一年的积累,研二时回到了我的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对于早已从师兄口中得知的“海上科研”生活,我虽紧张,但又无比向往。

2017年8月,我作为科考队员之一搭乘灯光罩网船“桂北渔80208”前往西沙和南沙海域进行为期45天的渔业资源调查。

渔业资源调查是每年都要进行的,这对于明晰海洋鱼类品种、分布和数量,渔场的形成,以及为海洋渔业发展提供指导意见等具有重要意义。基础数据是一切研究的前提,光照、水温、盐度、生物群落,获得这些资料的最可靠手段就是实地测量,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船上采集样品和数据。

我此次的工作,除了获取两大海域渔业资源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要探究西沙海域上升流区鸢乌贼渔场的形成机理。

传统的观点认为:光照对鸢乌贼和鱼群有诱导作用,鱼逐光而成群。近几年,学界出现了一种新的观点,即是光照引诱了它们的饵料,它们逐食而居,而非逐光而居。那么鱼到底因何而成群,从而形成渔场?我们通过此次科考一探究竟。

每天晚上7点钟,渔船会准时亮起灯,照得方圆数里如同白昼一般。两个小时的等待,鱼群聚集得差不多了。9点钟,渔民开始下网,松散在网架上的罩网迅速下沉,将鱼从上往下覆盖罩住,然后收绞渔网将鱼聚拢,吊上甲板。有时捕获物太多,船上的绞车和缆绳都会累得“吱吱”发响,船也跟着震动起来。

当渔网被渐渐吊出水面时,我闻到的不再是咸咸的海风,取而代之的是浓烈的鱼腥味;看到的也不再是湛蓝的海水,而是鱼群受惊吓后吐出的土黄色胃含物。然而,在“船老大”看来,这是收获的味道、期盼的颜色。

收网后,我们要立刻分拣鱼类,挑选样品,并对其称量体重体长,然后注明时间、站点等样品信息。此外,还要选取活力很好的雌雄鸢乌贼,分别剪背部、鳍部及其肝脏予以保存,以便回到实验室进行全基因组分析。

其实这些工作并不难,甚至是重复性的,但我们必须十分认真去完成。

海洋科考,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不是科研技能,而是体力。记得第一天上船,当我穿过狭窄的走廊,爬上陡峭的楼梯,把行李放在卧室时,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下铺也有护栏。我心想:下铺也会掉下来吗,而且下铺就是地面呀。

直到有一天晚上,渔船遇到了风浪,船身剧烈地摇晃起来。我从床头滑到床尾,惊醒后发现自己成40度“站”着睡觉。可还没等我缓过神来,身体又滑回床头了。那一刻,我明白了,下铺的护栏还是必要的,否则,自己可能会在睡梦中被“甩”到甲板上。

台风似乎是我们身体素质的“检阅官”。当台风袭来时,风浪一个接一个地打来,渔船像一片单薄的叶子随风飘摇,大家也开始晕船晕得没有胃口了。风浪小时,躺在床上眼睛紧闭,咬紧牙关,会稍微好受些。风浪大时,我们泪涕并流,“排队”趴在船舷口喷浑龙。当我痛苦地呕吐时,我选择任凭风雨吹打着身体,让自己更清醒一些。

在海上,手机没有信号和WiFi,我们常与家人朋友处于长达半个月的失联。我们仿佛与世界绝缘,与鱼相伴,听不到任何新闻,自然也刷不到娱乐八卦、明星绯闻,生活似乎一下子失去了许多“欢乐”。

对于我们这群初次“下海”的年轻人,此前的几天,经历了晕船、呕吐、枯燥之后,情绪有所波动。老师以身作则、苛于自律,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认真负责、团结协作、服从大局是一个海洋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渐渐地,我们的心逐渐归入到深蓝的大洋中。

“看天吃饭”

有个朋友听说我要出海,能看日出,还能吃到三文鱼,对我羡慕不已。我承认,的确有吃海鲜、赏日出日落、沐浴海风等“福利”,但这并非是全部。

船开出港口,中间没有补给,所以衣食住行用品一次性带齐,我们会带上很多的蔬菜,例如黄瓜、冬瓜、甘蓝、茄子、辣椒。当我们打捞出海鱼后,“船老大”的媳妇会为我们做出一盘盘刺身,但是这挡不住蔬菜匮乏、淡水奇缺。而上船时带的蔬菜往往不到20天就吃完或者坏掉了,刚开始会有黄瓜、辣椒,然后是茄子、豆角,再后来就是蒜苔,吃到最后,土豆、红薯、榨菜都是求之不得的食物。

其实,饮食上最痛苦的还不是缺少食物,而是缺少食欲。尤其当遇到台风时,胃里便是“翻江倒海”,这个时候我们通常会选择回到住处休整。“小伙子平时得注意多锻炼身体啊”,“船老大”一边整理渔网,一边笑着说。

航行20多天后,我们来到了南沙群岛的永暑礁。这里是我国在南海的重要领土和海军基地。它与美济礁、渚碧礁在南沙群岛互成掎角之势。尽管是本国船只经过,岛上的守礁士兵仍然会喊话和检查确认。我们的船只能停在湾里等待着。虽不能上岛,但令我们惊喜的是,这里居然有了信号(正是因为永暑礁有网,我们才会在那儿停靠、休整,可以与外界通讯。没网时才能感受到有网络时的幸福和珍贵)。

“船老大”允许我们在这里休整一天。船员和科考人员都抱着手机沉浸在与家人、朋友通话的幸福当中。

傍晚,火盆似的太阳落下山去,船员来到甲板上钓起鱼来。落霞余晖中,海风轻轻地吹,海浪轻轻地摇,难得有这么悠闲的时光,忍不住想要下去游泳。正当我想下水时,吃惊地发现他们在用鱿鱼做鱼饵。这我才知道,鱼是吃肉的!瞬间就打消了游泳的念头。

晚饭时刻,刚打捞上的新鲜红鱼、海鳝和斑条魣被做成了佳肴,配以醇香白酒,此前所有的疲惫和烦躁都随海风而消散了。

经过休整,我们渐渐恢复了“元气”,第二天一早,继续前往下一个站点。

“不修边幅”的船上生活

此次一同出行的有5位科考队员还有8位船员。这8位船员中船老大负责掌舵,她老婆给大家做饭,其余6位是“水手”。他们都来自北海市侨港镇,父辈自越南排华事件回到祖国,政府将这些侨胞安置在北海。后来,这个安置归侨的小镇就改名为“侨港”。船老大成长在渔民世家,他自称:“出生都是在船上。”虽然没有上过学,可船上的仪表盘他玩得比谁都溜。尤其是晚上亮灯捕鱼时,他能手脚并用地操纵几个开关。我们开玩笑说:“这业务能力!仪器倒了都不扶,就扶(服)你。”

因为上船后,大家吃喝都在一起,彼此熟识后,也不怎么注意自己的形象了。尤其是我,胡须布满下巴和两腮,穿着宽松的T恤和运动裤,还有一双拖鞋,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刚逃难回来。同学王欢欢说:“你看咱们老师(多年轻),40了还像30一样。”我凑过去,笑呵呵地问:“你看我呢?”他稍微沉吟了一下,认真地说:“说实话,你20岁像50岁!”

虽然有些夸张,但显老倒是真的。船老大的媳妇以为我是个工作人员,交流后才知道我还是个学生。“出海这么久,想女朋友吗?”她问。“想啊!已经出来半个月了,以前吵架冷战都没失联这么久过。”我说。

上船后不会再有日期上的时间概念,只会记着“到了第几站”“还有几个站”之类的。直到有一天此次科考带队老师张鹏念叨着:“孩子今天开学。”我们才恍然大悟已经9月1日了。作为父亲,他可能为新学期没能送孩子上学感到遗憾吧。

张鹏老师是5人科考队的首席科学家,来自扬州;还有师兄李佳俊,宁夏人;陈鹏和王欢欢,分别来自贵州、河南。虽然我们来自天南海北,但同一个目标把我们聚在了一起。

晚上9点钟,鱼被拖上来后,我们就开始正式“上班”了。张老师负责分类和测体长,我负责称量体重,李师兄剪取组织,陈鹏挑选寄生虫,王欢欢记录。张老师念叨着“雄III胃II”(专业术语,分别描述鱼性腺成熟度和胃饱和程度),我称量体重,王欢欢迅速将我的“一斤二两”换算成“克”并记录下来。

每天对不同的鱼类,重复着相同的操作步骤,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晚上。凌晨3点钟,船员收网,我们“收摊”,洗刷后瘫倒在床上一直睡到第二天12点,过着“日高丈五犹拥被”的生活。

海洋科考,无论是科考人员还是其他随行者,都需要团结协作。我累了你接替,你晕了他补上。我们相互帮助和鼓励,坚持到航次结束,坚持到任务完成。这次科考,让我明白了单枪匹马改变不了世界,众人协作才能移山填海。

回想过去,我也曾北上幽云,望燕山雪飘;西极流沙,看大漠孤烟;东至黄海之滨揽月;南下万里石塘捉鳖。唯独南下这次,在浩瀚、变幻无常的海洋面前,我感到了脆弱和渺小。

没上船时,幻想着“渔樵江渚上”的气定神闲;到了船上,才知道“稳坐钓鱼台”是如此之难。没经历过台风的人,会忍不住想冲到风雨中和台风来次亲密接触,但与风雨为伍时科学家思考的,却是如何守护住严酷环境中的人类文明。

(作者系中科院南海所研究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