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佳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时间:2018/11/11 11:00:13
选择字号:
历史学家刘绪贻逝世享年105岁
编著《美国通史》成扛鼎之作

 

11月10日上午10时50分,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刘绪贻教授因脑血管疾病去世,享年105岁。“北有周有光,南有刘绪贻。”继去年语言学家周有光去世后,夜空再添一颗星,家人说这位“野老丹心一放翁”一辈子担得起“豁达”二字。

24年编著《美国通史》成扛鼎之作

出生于黄陂的刘绪贻清华毕业后留学美国,归国后执教于武汉大学,一辈子从事美国史研究。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当年,刘绪贻被推选为《美国通史》的总主编之一,并承担第五卷《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和第六卷《战后美国史》的撰写任务。其间,在为罗斯福新政“翻案”和冲破禁区研究战后美国史的过程中,刘绪贻展现了一位历史学者的勇气和风骨。

历经24年完成的《美国通史》丛书成为中国美国史研究的扛鼎之作,堪称中国世界史研究上的一座里程碑。

2002年,在完成了六卷本《美国通史》的主编和撰写工作后,年已九旬的刘绪贻再次拿起笔来,像60多年前一样,笔耕不辍,讲真话,摒伪学,讲常识,弃虚妄,绝不随风转舵,虚与委蛇,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他的终极关怀。

真正的知识分子不应独善其身

“这个倔老头,做事从不愿违心。” 学界津津乐道的是他的风骨。刘绪贻则说,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不应独善其身,要敢于追求真理,居安思危,“因为我太爱管闲事了,管天下事,全人类的事,为这些事情,一天花的时间不少”。

社会上啧啧称叹的是他的长寿。长江日报记者有幸参加了2012年5月他的百岁寿辰,中气十足的那口黄陂话尾音上扬,似还在耳边:“做学问是为了追求真理,是为了对人民、对社会、对人类有益;绝不能为稻粱谋,绝不能屈服于任何压力。”

他每天早晨7点起床,8点前吃早饭,然后在电脑前工作到中午12点。午餐吃得少,有时不吃,午睡后又工作到晚上,有时直到晚上11点左右。但从不忌口,爱吃肉、喝绿茶和红葡萄酒。家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即使弥留之际,仍“想吃么事吃么事”,最爱的肉打碎了吃。

清醒时还打算要出门旅游

长江日报记者联系上刘老的家人,家人告知,去年刘老仍康健,还出了一本杂文集、一本论文集,“校勘等都是他自己完成的”。今年6月,老人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属正常老去过程。

“蛮乐观”,家人介绍,即使八成糊涂、两成清醒,但从来都相信自己这次能好转,清醒时还打算要出门旅游。

家人介绍,生前征得老人同意,不设灵堂,“正逢美国史学会在武大开会,一时间许多学界人士要来家中慰问,他一一婉拒”。

“用一个词来总结他这一辈子,叫’豁达’。”家人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