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9/11 12:52:56
选择字号:
生物起源和演化的求证者
——记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报记者 沈春蕾

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古所)有这样一个科研机构,主要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及其环境背景等,这是我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该重点实验室主任袁训来研究员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化石资源丰富且得‘地’独厚,特有的地质条件有利于开展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研究,实验室正在努力成为该领域国际国内不可或缺的地层古生物研究基地之一。”

历史变革

1989年,南古所一批老一辈科学家高瞻远瞩,成立了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并得到了中科院的批准和支持。其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这就是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

上世纪80年代末,也是国内基础科学研究处于低谷之际。袁训来记得自己是上世纪90年代进所工作,“那个年代发工资都有困难,即使是在这般困难的情况下,南古所依然拿出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开放实验室的实验用房、科研经费,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行。”

“初到研究所,经常在夜晚看到办公楼还是灯火通明,老一辈科学家在生活都不能保障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工作。”袁训来认为是兴趣支撑了科研,他钦佩这些既能坐得了冷板凳,又能出国际一流成果的前辈。

“在我们还是中科院部门实验室的时候,就集中优势资源努力走向国际前沿。”袁训来记得当年这个实验室跟其他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起参加全国性评估,仍处于同类优秀、名列前茅的位置。

2001年,经科技部批准,南古所在原来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延续至今,实验室已经连续四次被评为优秀类(A类)国家重点实验室。

“我们实验室不仅在国内古生物地层学研究领域名列前茅,而且在国际古生物地层学研究领域也占有重要位置。”袁训来说。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定位是利用我国独具特色的地层古生物资源,开展重大生物演化事件和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的综合研究;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保持一支具国际影响的科技队伍;建立国际一流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实验和数据平台;注重科教融合和科学传播。

袁训来指出,由30多人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国内是规模比较小的,但成立18年来,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平均每两年会入选一次“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或“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科研成果

谈及科研成果,袁训来表示,生物演化万变不离其宗,化石就是见证者,“实验室有能力、有底气总结化石的研究进展,成为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求证者。”

袁训来自己从事地球生命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他告诉记者:“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研究是地球生命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的基础,每当我们从不同的地层里发现更多新的化石,思路就会越来越清晰,进而可以发现连续的生物演化的进程。”

袁训来至今仍记得,2011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他吃完晚饭正在看电视,接到课题组周传明打来的电话:“我和陈哲、王伟、关成国今天三峡出野外时发现一块化石,我把图片发你看看。”

很快,袁训来收到一张照片。周传明说:“这是从老乡废弃的石堆里找到的。”袁训来异常惊喜,他知道:“这看上去有点像芭蕉叶,也有点像乌龟壳的石头是典型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

虽然中国的埃迪卡拉系出露和分布非常广泛,但在此之前一直没有发现典型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而在半个多世纪里,全世界相当时代地层中发现了30多处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唯独在中国没有突破。

这次意外的发现只是一个开始。袁训来认为,科学探索需要有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牛脾气,埃迪卡拉生物群的发现成为我国早期生命研究领域又一个新的增长点,这其中也凝聚了两代科学家的不懈坚持。

如今,走上实验室主任岗位的袁训来希望在“十三五”期间,实验室继续加强对生物演化及其环境背景的研究,因为过去的一系列重大生物事件跟环境背景分不开。另外,还需要加强地层学、早期生命演化、古生代海洋生物演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化研究,这样才可以进一步揭秘现在地球海洋陆地生态系统的由来,使得这些领域的研究继续保持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科学传播

袁训来指出,科学传播也是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开展科学研究,但以往更多地注重科研成果的产出,现在我们的科学家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科学传播的工作,最近我们将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明确地写入了实验室的定位里。”

《生物进化》科普杂志的主编就是袁训来,这本2007年创刊的杂志如今也走过了十个年头。袁训来曾多次亲自主笔发文,他说:“把自己的科学经历和成果写成大众能看得懂的故事,科学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让科学家述说自己的科研经历,往往比别人的转述更形象生动,作为科普刊物的《生物进化》杂志颇受欢迎。

除了杂志,实验室还和南古所科普部联合主办了系列科普讲座“达尔文大讲堂”。袁训来介绍道,这是一项由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承办的公益性科普活动,定期邀请一线科研人员直面公众,讲述最新的古生物知识和科研进展,展示生命进化恢宏的历史和奇妙的远古生命。

另外,南古所创办的科普网站化石网也得到了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长期支持。

“除了这三个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平台,推动科教融合也是一项科学传播工作。”袁训来自己在南京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都开设了课程,“公选课都有100~200名学生上课。”

袁训来最后说:“让更多科研人员参与科学传播工作,也是希望我们能为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尽自己一份力量。”

《中国科学报》 (2017-09-11 第6版 院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