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王佳雯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6/14 21:57:39
选择字号:
“真气”讲座是与非:朱清时报告缘何引风波

 

6月10日,中科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了名为《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讲座,并展示了关于真气的实验效果,认为“真气”是“大量神经元的涌现现象”。

一时间,朱清时所宣扬的是科学还是伪科学,院士专家在公共场合宣扬这类内容是否适宜等话题,在科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激烈的讨论。

用现代科学解释传统文化?

对于朱清时有关“真气”的报告,质疑声从未消失,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人认为朱清时的“惊人之语模糊了科学边界”,更有人指出朱清时对“真气”的阐释说明他“脱离了科学界,进入了玄学界”。

当谈到许多人认为朱清时有关“真气”的报告是“伪科学”时,朱清时如此回应,“中医经络包括真气,是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部分,知道它们的精华我们才能能有真正的文化自信。中国科学家应该做一些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事情。”他告诉记者,“错”或“不错”是学术问题,应该从学术层面讨论,他乐于看到认真的学术批评,而不是一谈真气和经络就不对。

朱清时曾于2004年受邀到北京举办的《中医科学论坛》做过从科学角度解读中医经络的报告,也就是那次报告,引发了他对如何用现代科学解释传统文化的思考。

此次朱清时有关“真气”的解读再度让他成为话题中心,然而在他自己看来,那是他通过自身实验对真气进行的解释。

“真气可以产生强烈的生理感受”,这是朱清时在讲座中强调的内容。他向记者解释称:“感受其实是用自己身体做实验,一方面可能是心理感受,另一方面是生理的结果,这个正好是我们要求证的。”

然而,何为真气?对真气的探讨是否该被划为科学研究范畴?对这些问题,许多科学家显然与朱清时观点相悖。

记者还尝试联系了“真气”讲座的举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想询问讲座有关情况。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需要请示领导再回复”。此后,记者多次尝试联系对方未果,截至记者发稿,该校仍未作出回应。

大科学家宣扬“伪科学”?

事实上,朱清时的报告引起轩然大波,并非仅仅因为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发表的有关“真气”的报告。6月11日,朱清时在上海出席“木鱼论坛”时,作了题为《如何用科学语言讲佛法》的主旨研究。

此前,他还曾发表诸如《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量子意识——现代科学与佛学的汇合处?》等文章,引发各界质疑。

对朱清时的言论诟病最多的,是认为他作为院士宣扬“伪科学”,借院士身份对“伪科学”进行了美化包装。

对此,朱清时独家向本报回应称,“我很吃惊,谁能够说中医经络和佛学是伪科学?这种话我是不赞成的。它们可能与有些人头脑中的‘科学’不一样,但不要说它们是‘伪’。”

而对于有关“量子意识”的质疑,朱清时也回应称:“量子意识在国际学术界很多人在研究,这是一种有趣的假设、猜测。大家不该先入为主,否定量子意识的可能,而是要从科学的态度看看,怎么从理论和实验上把量子意识的可能性研究清楚。”

对于朱清时的观点,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有不同意见,他表示:“科学是要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并用实验和观测结果进行严格的检验。”

佛教一些说法与量子力学表面上的相似性,是否用严格的逻辑推理进行了分析?对于中医和气功的一些说法,有没有严格的实验检验?对这些问题,陈学雷都表示怀疑。

不过,对于朱清时有关量子意识的说法,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吴国盛也强调,量子论的哲学基础本身确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学术研究等同于科学研究?

采访中,朱清时一直强调,自己的探索属于“学术问题”,并非很多人所说的“伪科学”。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双南却明确指出,“学术研究不一定是科学研究。”

张双南解释称,科学研究要符合“三个要素”,分别是科学的目的、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目的就是发现各种规律,科学的精神包括质疑、独立、唯一精神,而科学的方法要实现逻辑化、定量化和实证化,“很多学术研究不符合第三个要素的后两条,因为没有定量化和实证化”。

“有些‘伪科学’不但讲逻辑,有时候也比较定量,甚至也会写出来很多方程,但是所有的伪科学都不能通过严格的实证化的检验,所谓的实验其实都是魔术、表演、甚至骗局,根本经不起其他人的独立检验。”张双南说,科学是刨根问底,但伪科学本质上却是骗局。

谈及朱清时的观点及在科学界引起的争论,吴国盛也指出,这样的观点也是一家之谈,不必大惊小怪,并强调,“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宽容各种看法”。

对此,陈学雷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不同意朱清时院士的观点,但“学术自由”是没错的。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