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朱泰来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5/27 16:12:15
选择字号:
褚君浩:科创中心建设离不开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继“国家科技三大奖”之后,国家最新设立的又一重要科技奖项——创新争先奖于5月27日揭晓首届获奖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褚君浩因“科普及社会服务”方面的突出成就,成为上海唯一一位奖章获得者。
 
“科研是科学家的天然使命,科普也一样。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褚君浩将成绩与嘉奖归功于国家日益浓厚的创新氛围,让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褚君浩认为科技创新不能只靠科学家们的埋头苦干,需要良好环境的生态系统,需要全社会共同的认可与支持。
 
“老百姓的‘科商’必须提高”,褚君浩为此努力了40年。
 
科研与科普是一个整体
 
受父亲影响,褚君浩从小喜欢看家里订阅的《科学画报》、《科学大众》等科普杂志和科学家传记,时不时做些小发明:制作简便的吸尘器、将两块凸透镜做成望远镜……
 
上中学后,褚君浩迷上了物理学。“我曾经饿了三顿午饭,剩下1块2毛钱,只为买一套《分子物理》上下册。”,褚君浩认为,科普读物使他树立了成为科学家的梦想,是推动他走上科研道路的源动力之一。他曾在读书笔记中这样写道:“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竟没有一条定律是以中国人名字命名。我们要争一口气,要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争得荣誉。”
 
加入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之后,褚君浩的红外光电子物理和半导体科学技术研究之路越走越远。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次、出版专著3部、编著8部,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广泛引用并被大篇幅写进美国、英国、荷兰、前苏联等出版的科学手册和专著中。
 
科研工作之外,褚君浩将几乎所有业余时间投身科普事业。他发表科普文章近百篇,撰写《黑暗中的半壁江山--红外》等科普著作,主编新版《十万个为什么》丛书《能源与环境》分册、主编《战略型新兴产业科普丛书》,参与编写《彩图百科》、《科学家庭》等系列科普图册,推出“上海市21世纪科普创作形象工程”--新型原创科普丛书《原来如此》……他领导的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先后发表科普文章37000 余篇,组织参展或发表科普美术、摄影作品(包括网络作品)89200 多件,出版科普读物1100 多种,组织科普演讲、科普宣传和竞赛评比等活动5400 多场,获奖145项,成为上海市科普工作的中坚力量。
 
当被问及如何平衡科研与科普的关系时,褚君浩的答案是,“科研与科普本就是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他告诉记者,在第一届“浦江论坛”上,他做了红外物理报告,另一位科学家做了生命科学报告,结果他们发现红外物理中的“量子点”可用作生命科学研究的“标识物”,于是联合申请到了一项863计划课题。“科学家之间的互相科普是促进学科交叉的有效途径。”,褚君浩说,“而对于新的研究方向的培养,需要得到各界的认可与支持,也离不开科学普及的力量。”
 
科学方法比科学知识更重要
 
褚君浩做科普,有一套自己的创新方法。他擅长根据受众人群不同因材施教。
 
面对社会公众,他是科学故事大王。“有趣的科学现象解读可以培养公共的科学兴趣。”褚君浩庆幸,十年中学教师生涯,让自己养成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科学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和大中小学生在一起时,他又成了和蔼可亲的“小草爷爷”。褚君浩告诉学生们自己的微信名字叫做“小草”,借此鼓励他们要充分汲取环境养分,乐观向上又坚忍不拔。“科学知识不仅他们成长的阶梯,更是将来飞翔的潜能。”,褚君浩的科普报告常常会结合自身成长激励孩子们立志成才。“科学方法比科学知识更重要。”,褚君浩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而当科学普及与政策建议结合时,褚君浩会结合学科发展和新工业革命趋势,积极发挥专家智库作用。他在担任上海市政府参事期间,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政策环境方面的建议。关于“低碳世博”的相关报告得到了多位国家领导人批示和认可;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他结合传播光电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进展,先后提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和政策方面的多项议案和建议,促成多项国家相关法案的修订与完善。
 
上海正目前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褚君浩看来,建设科创中心的关键点是人。“不仅是顶尖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也是刻不容缓。”,褚君浩说。
 
科普需要多元化专业人才
 
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投入科普工作,一路走来,褚君浩参与和见证了中国科普事业的成长,也在不断反思存在的问题。他认为,随着科普工作的展开与深入,多元化的专业人才队必不可少。
 
“我们需要科学家、科普志愿者以及科普专业人才。”,褚君浩认为要鼓励更多的科学家投身科普,破题之处仍然是科研评估体系,“科普也是科学家的重要社会责任之一,需要纳入考评体系。”
 
如今,《星际穿越》《蜘蛛侠》《星球大战》等大片广受欢迎,而中国非常缺乏有原创力和想象力的科幻影视作品。褚君浩说坦言,光靠科普报告还远远不够,需要多种形式并进,尤其是那些水平高、能在历史上留得下来的科普作品。“而既懂科学又会讲故事的人才非常紧缺。”,褚君浩希望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投身科普事业。
 
如今,72岁的褚君浩依然奋战在科研与科普第一线。他带领科研团队在新型红外材料和太阳电池研究领域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同时也感染着越来越多的青年科学家加入科普队伍。 “作为前辈,我要带头努力,因为这是我的责任。”褚君浩说。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