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科院网站 发布时间:2017/3/1 23:48:03
选择字号:
中科院大气灰霾研究成果媒体通报会在京举行

 

3月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研究成果媒体通报会在京举行。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B类先导专项“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A类先导专项“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相关负责人等在会上分别介绍了相关情况。

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副局长张永清介绍,针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灰霾问题,中科院早在2012年9月就启动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从大气灰霾的追因和溯源两方面设立研究主线,在大气灰霾形成机制、预报预警模式、环境监测设备、污染物控制技术、遥感监测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2015年10月,中科院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进一步汇聚院内外大气环境领域的优秀科学家智力资源,推动我国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建设世界一流的大气环境科学研究平台。

目前,中科院已建立了京津冀天地空一体化的立体观测体系,自主开发了大气灰霾预报预警模式,有力支撑了“APEC”、“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和“G20峰会”等重大活动以及重污染应急的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在成因研究、控制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由于大气灰霾污染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中科院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支持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为解决灰霾问题继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首席科学家贺泓介绍,2013年以来全国空气质量总体向好,但秋冬季节污染没有得到显著改善。灰霾污染具有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灰霾是大气中的PM2.5及其前体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气体)的浓度严重超过环境容量所致,出现以低风速和逆温为特征的不利气象条件是雾霾形成的外因。我国现阶段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数大,现有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实现空气质量根本好转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专项首席科学家王建国介绍了低阶煤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开发的烟气多种污染物干法一体化脱除技术已开展示范运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建国、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运法、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程天海等科学家分别介绍了灰霾遥感监测、预报预警模式、环境监测设备、污染物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媒体通报会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主持。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务局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