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颖 黄辛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11/10 21:36:00
选择字号:
国产微创器械 打破国外垄断 创新微创术式 打造中山标准
上海结直肠肿瘤微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科学网11月10日上海讯(通讯员冯颖记者黄辛)机器人手术在国内已不再是新鲜事物,但其高昂的手术费用却让人望而却步。记者从今天举行的上海结直肠肿瘤微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获悉:国产外科机器人将于2018年下半年投入临床使用,手术费用将下降50%,使大部分人可以承受。

上海结直肠肿瘤微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牵头,联合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逸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美中互利医疗有限公司四家企业共同组建,并与美中互利医疗有限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成立仪式上,上海市科委马兴发主任、上海市经委张英总工、上海市卫计委张勘处长、复旦大学桂永浩副校长、中山医院汪昕书记等领导莅临致辞,充分肯定了建立工程中心的重大意义,并对工程中心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深切的期望,同时也收到20多位国际同行发来的贺信。

智能化是当代制造业的潮流,手术机器人则是其中的一颗明珠。然而,这颗明珠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工程中心着眼高端,为攻克医疗手术机器人技术,多方整合,形成了一支40余人的高科技人才团队,其中研究生学历30人、高级职称7人,包括上海市领军人才1名,上海市杰青等人才2人,整合了临床医学、机械、电子、光学等多个学科,并建立了工程技术实验室、动物实验中心、手术培训中心等设施,研究设备国际先进,力争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化手术机器人系统,实现“中国创造”。

当前国内的微创设备器械大多依赖进口,手术机器人更是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现安装有手术机器人65台,仅占全球1.6%;且均为进口产品,尚无国产同类产品可以替代,价格昂贵,每台高达1500-2000万元人民币,且必须使用配套的手术耗材,同样需要进口,还需要每年由国外公司进行维护,每次维护费用也高达200-300万元人民币。这些都使得机器人手术费用居高不下,患者负担沉重,严重限制了应用推广。同时,进口设备的更新换代被国外公司控制,容易“被迫升级”,国外一旦停产,将无器械可用。因此,研发国产腹腔镜、机器人等微创设备器械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建立工程中心,发展国产微创设备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工程中心核心研发目标为开发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国产微创手术机器人产品,研究多自由度高精度机械手、机器人运动控制、3D立体视觉、人机交互、双边控制、信息处理等关键技术。核心产品是国产化微创手术机器人,在2015年5月完成了一代样机的研发,确定了技术的可行性。经过1年多的努力,2016年7月完成了二代样机的研发,实现了机械、硬件的基本定型。目前第三代样机也已经基本完成,功能和性能得到了全面的完善和提升。预计第一代的国产微创手术机器人将于2018年下半年面市,届时手术费用将从原来的3万余元,下降到15000元左右。国产化机器人的研发,将打破国际垄断,国产化市场占有率每提高5%,预计年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

该工程中心除了推动国产化微创手术器械的研发,还将致力于微创人才的培养以及微创术式的创新和推广,以推动国内整个微创医疗设备行业的进步。

据悉,该工程中心以临床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牵头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剑民教授领衔的结直肠肿瘤团队,其微创诊疗水平国内领先,是中国唯一的机器人结直肠外科临床手术教育示范中心,年结直肠癌手术超2000例,机器人结直肠手术量位居全国首位,是“211”、“985”工程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重点学科挂靠单位。四家共建企业均为国内微创手术器械生产领域翘楚,产品获ISO9001、美国FDA、欧盟CE、中国CFDA等专业认证,拥有授权专利600余项,承担国家、省部级研发项目70余项,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级科技兴业示范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