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丽,林汐璐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7/6 11:10:44
选择字号:
中国式新思维点亮工程地质新未来
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高层论坛侧记

 

七月北川,红色羊角花在蓝天白云下格外耀眼,澄清的湔江流淌在新城、旧城之间。这样的北川是平静祥和的,唯有透过倾斜的老楼和裸露着砖头的旧墙,人们才能得知,在八年前的一场特大地震中这里发生了什么。八年前,无数工程地质界精英来到北川,为灾后重建提供科技支撑;八年后,为共议工程地质新思维,两岸三地40余名顶级专家、学者重聚北川——以此为起点,为我国工程地质新未来建言献策,推动工程地质事业的新一轮起航。
 
回归本源,重视起点延伸创新脉络
 
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大会主席、地质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润秋将视线回归到学科的起点问题。他引经据典,从1888年达尔文对“科学”的定义谈起,延伸至现代《辞海》对“科学”一词的讲解,以此印证了工程地质是属于科学领域的学科的结论。一门学科的本源决定了它的研究方法及方向,黄润秋教授以工程地质的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与交叉性为坐标回顾了工程地质从兴起到发展的脉络走向,为学科未来新动态做了生动的阐述。“工程地质像一个多接口的USB,是一个核。它是一个多界面的学科,既要重视开放性与交叉性,也要记住核心不能动摇,所有的研究在本质上一定要是工程地质问题。即使有交叉,也要做到学科脉络主次清晰。”吉林大学教授王清对此表示赞同,她讲到在具体研究中,需强调地质是基础。如果说其他学科是星星,灿烂美好,那么地质学科就是地球,这才是本源的存在。
 
人才培养是工程地质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谈及工程地质的教学工作,回归学科本源的理念也呈现在专家们的一字一句中。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胡卸文呼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地质学知识,只有在当下打好野外基本功才能在未来寻得一方天地。
 
对于专业的发展,需站在起点,也要走向远方。讨论中,青年学者们就专业的传承与创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兰恒星表示,业内交流是自己获取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从工程地质学的整体发展来说,学科需要抓好基本功,也要有敢于开脑洞的创新意识。只有集基础、创新于一体,工程地质学科才能在深厚根基的前提下延伸出创新的枝干,工程地质学者才能在发展中塑立良好的学科自信心。
 
发言的学者纷纷表示,知识具两面性,它既是创新的基本条件,也是约束创新的主要因素。在研究的道路上,只有掌握好基础知识,同时有走出学科圈子的意识,才能突破现有知识,实现创新。
 
不破不立,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智慧众筹
 
作为全国工程地质高层论坛的发起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院士王思敬围绕“工程地质壁垒及发展困惑”所展开的发言赢得现场热烈反响。他指出想要长期发展就必须打破学科自身限制,消除学科壁垒进行广泛学习,并把工程地质的优势发挥到其它学科领域。他讲到工程地质未来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解决具体地质任务,也要向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延展,要将专业领域的内容融入社会,用知识建设国家,影响青年人并融入市场。
 
“我们要打破现有的研究模式,将产学研领域的资源联通起来,共同推动国家工程地质领域的发展”,王思敬院士如是说。为将打破学科壁垒的想法落地,王思敬院士还提出了整合资源,共建大型野外现场实验平台的建议。“我们的学科包括三类实验——实验室实验,大型现场实验,工程实验。其中,大型野外实验平台的打造需要产学研三界的共同努力,这个平台的精细化程度越高,从中得出的发现就会越了令人信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唐辉明对共建大型野外实验平台的想法积极响应。他说,大型野外实验场的打造一定是工程地质领域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在各大高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各方齐心协力在打造具有通用价值的野外实验场所对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都至关重要。
 
香港大学教授岳中琦对工程地质的发展问题尤为关注, “当下是我国工程地质发展的黄金时期,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来,在国家大力支持的有利条件下,我们应该打破彼此的思维壁垒,思路决定出路。”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汪稔对如何打开壁垒,解放思想感触良多,他表示工程地质的发展更多的是要有宏观的概念,看准了某件大事就应极力推动资源整合、促成结果落地。
 
评估风险,遵循自然规律把控工程安全
 
在沙龙式的自由发言中,既有诸多关于学科发展的热血话语,也不乏对工程事业走向的冷静思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教授级高工袁建新结合自己多年的业内工作经验,分享了自己对工程风险评估的反思。他介绍到在负责一些大型工程时,常会遇到令人担忧的问题——高坝工程没有极限,风险评估体系存在偏差,如此种种让他对大型工程的建造由最初的兴奋转向了忧心。“我们把地质潜力挖掘得越多,未来更大工程背后的安全系数就越小。这样的走向让我在具体工程中越做越害怕。在工作一线,我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在改造地球,但也不能忘记要敬畏自然。”
 
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我校教授李天斌表示工程地质界一定要对重大工程的地质风险具备充分的认识,对地质论证和工程风险评估方向要有高度重视。他还谈到,信息技术大数据对于工程的建设及风险监测都能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所以需在工程地质大数据的挖掘方面下功夫,踏实收集数据并建立数据库。
 
中国环境地质监测院研究员殷跃平表示,风险评估相关工作的拓展是我国工程地质发展的主线之一,灾后重建的相关工事也属于风险评估工作的内容范畴。他特别指出,由于我国处于地质灾害的高发期,所以现有的风险评估尚以定性研究为主,这一点与国外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倾向不同。“中国的工程地质问题就应该用中国式的方案,不必盲目地使用国外的研究方法”, 他说。
 
现场发言不时被掌声打断,与会专家们纷纷表示在此次论坛中收获颇多,并积极参与到每个话题的讨论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研究员姚玉鹏笑称会场上的话筒为“金话筒”,需要与会者“拼抢”,才能争取到几分钟的宝贵发言时间。笑谈之外,为期两天的论坛所沉淀下的专业声音更诠释出了“金话筒”的真正内涵——因心系国家而知无不言,以几十年的专业累积而言无不尽,言语因为有了新思维的打磨而熠熠发光,金句频出。
 
在话筒的交替中,抢夺的是一个国家工程地质发展的关键节点,传递的是两岸三地工程地质人思想的重量和家国的担当。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