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广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6/21 8:46:52
选择字号:
妥善应对室内空气污染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通过专业工程师上门,可以从源头上查明和清除甲醛、异味等污染,使甲醛、TVOC等指标处于相关标准规定的安全范围内,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本报记者 赵广立

近日,发生在全国多地中小学的“毒跑道”事件引发持续关注,一些涉事学校已开始拆除“毒跑道”。看似告一段落的“毒跑道”事件,再次以一种狰狞的面目提醒所有人:空气污染的风险无处不在,不可掉以轻心。

专注于新能源与新材料技术的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赵大庆提醒说,相比室外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更隐蔽、更值得引起重视:“过去20多年中,长期生活和工作在现代建筑物内的人们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病态反应,包括:眼睛发红、流鼻涕、嗓子疼、困倦、头疼、恶心、头晕、皮肤瘙痒等。大量调查分析表明,这是由于室内空气品质不佳引起的。”

目光转向室内

今年5月在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召开的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发布了主题为“健康星球,健康人类”的报告。报告称,每年世界各地约7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其中430万人的死因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报告指出:“改善环境已成为人类健康发展的迫切任务。”

室内空气质量是穷人和弱势群体面临的严重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高收入国家10万人以上的城市中56%未达标。而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个比例上升到了98%。

尽管如此,丹麦技术大学的研究员扬·松德尔认为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他认为,尽管许多国家的人们平均有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但媒体、公众和科研者几乎完全忽视了有毒的室内空气,“室外空气是个政治热点话题——但它对公众健康的影响不及室内空气——室外空气(污染)致病,室内空气(污染)致命。”

赵大庆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室内空气关注的典型指标包括甲醛、PM2.5、微生物等。

甲醛主要来源于板材家具、木地板、壁纸、布艺沙发等。“甲醛在板材家具中、木地板中的释放周期长达10~15年。”赵大庆援引一组数据说:“根据我们实验室在过去两年采集的20000个家庭的空气样本,在夏季有80%以上的新装修家庭超标,在冬季也有40%的新装修家庭超标。”

“甲醛有刺激性气味,但是我们闻到的‘装修味’不仅仅是甲醛。”赵大庆指出,以甲醛为代表的气态污染物污染在我国普遍存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均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净化手段尚不成熟。

室内PM2.5污染则主要来源自两方面,室外雾霾污染和室内人为PM2.5污染。赵大庆解释说,由于PM2.5颗粒极小,渗透性很强,当室外雾霾较高时,即使关闭门窗,也无法阻止雾霾向室内扩散。而在室内吸烟、烹饪也是室内PM2.5的重要源头。

室内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包括细菌、真菌、过滤性病毒和尘螨等。赵大庆介绍说,这类污染物种类繁多,且来自多种污染源头。“微生物污染通常会引起呼吸疾病、湿疹、皮炎、瘙痒等。在发达国家,净化器的很大一部分功能就是消除微生物污染和异味。”

防患于未然

室内空气各类污染的危害已毋庸置疑,特别是对孕妇、幼儿、老人、病患而言,糟糕的室内空气质量状况所带来的危害尤其令人忌惮。鉴于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一个累积效应,且城镇居民有超过8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绿普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高明提出,针对室内空气污染要防患于未然。

如何获得室内空气污染的准确情报呢?高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上门检测是国家标准方法,获得的数据科学、准确。“上门检测已经比较普及,市场需求呈明显递增趋势。”

“通过专业工程师上门,可以从源头上查明和清除甲醛、异味等污染,使甲醛、TVOC等指标处于相关标准规定的安全范围内,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高明说。

高明进一步介绍说,作为一家产学研型企业,他所在的绿普达近年来与清华大学STF科技研发中心合作,开发出可在室温下对甲醛进行高效分解的超级纳米催化材料,并获得科技部创新基金支持。该材料能够在室温条件下把甲醛快速氧化分解,转化为无毒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同时该材料还可以去除氨气、臭氧、氮氧化物等小分子污染气体。

此外,绿普达还掌握一项“食品级”除醛技术。高明介绍说,该技术以安全无毒的类氨基酸食品级材料为主要成分,科学配制能够去除室内装修污染的液体喷剂,使其在无光条件下快速捕捉污染源中的游离态甲醛及挥发性有机物。同时在该液体喷剂中加入超微粒光触媒和抗菌金属元素,能成倍提高在可见光区域(如桌面)分解甲醛、苯系物和TVOC的能力。

目前,上述技术已集成在绿普达旗下相关新风系统和净化器产品中。高明希望,依托上门检测和清除甲醛服务、空气净化器销售和租赁、新风系统设计安装等业务,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室内空气污染情况,为用户量身制定整体的室内空气环境解决方案,有效、快速、安全地破解室内空气污染难题。

《中国科学报》 (2016-06-21 第7版 产业)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