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雨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6/2/2 10:39:49
选择字号:
科技名词是如何诞生的

 

大数据、云计算、三网融合、碳交易……这一个又一个我们曾经陌生的词汇如今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这些名词的诞生过程却需要数百名科学家的长期努力。

1985年,一个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名词委”)的机构成立了。这个由核物理学家钱三强院士担任主任委员的机构吸纳了国内各个科技领域的专家。它们开始为新生的科技事物规范名称。

一个人离不开自己的名字,同样,每一项科技成果也离不开它的名称。为科技事物找到一个统一、规范、简洁的名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汝钤曾说,科学名词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新出现的科技名词要有适当的翻译,既要符合科学原意,又要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才能被大家所接受,这是个很不容易的事情。”

2013年,屡屡发生的雾霾天气让人们开始关注PM2.5。然而,PM2.5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汉语词,更不是一个规范的科技名词。这时,全国名词委开始召集有关方面的专家,开始为PM2.5起一个“中文名”。

这些来自气象学、医学、语言学等领域的专家为PM2.5提出了多个“备选名字”,其中包括“入肺颗粒物”“细颗粒物”“颗粒物2.5”“2.5微米的颗粒物”“细飘尘”等,最终,大多数专家赞成“细颗粒物”。

此后,经过进一步征询意见和严谨审定,全国名词委联合媒体等单位,将“细颗粒物”这一最终确定下来的“中文名”推广到社会各界。而我们也就可以从报纸上、手机里了解到这一词汇了。

然而,一些科技名词的审定工作则需要科学家“创字”。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张焕乔曾参与命名一个新元素。他表示,造新字的过程不仅要符合科学规律,还要符合汉语文字的习惯。

张焕乔介绍,2007年111号新元素“”沿用了化学界通行已久的命名原则,以科学家伦琴的名字命名。然而,若依照传统,这个字就是“金”加“伦”,其结构怪僻,将会对信息交流带来不便。

最终,张焕乔和相关专家决定去掉单人旁,将这个新字定为“”,其对应的繁体字为“錀”,正好是固有汉字,还与台湾地区的命名是相通的。

张焕乔表示,科技名词的命名既要方便使用、避免信息流通障碍,还要考虑两岸命名的一致性,促进两岸科技名词的协调统一。

经历了30年的发展后,如今已经有600余位专家参与到名词工作中来,其中包括500余名两院院士和社科院学部委员。经过他们的努力,将会有更多的科技新词与我们相见。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