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行勇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11/21 12:19:00
选择字号:
《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报告》暨“西交大环境指数”发布

 

本报讯(记者 张行勇)11月19日,《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报告》暨“西交大环境指数”发布会西安举行,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袁晓玲教授代表西安交通大学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心发布2016年《中国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报告》。

西交大环境指数结果显示:2000年—2013年,全国环境质量总量指数不断上升,环境质量持续恶化,2011年后全国环境质量总量指数上升幅度减小,环境质量恶化速度减缓,即说明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大西北八大区域环境质量总量指数演变与全国相似,但区域间环境质量差异大,不仅地理距离大的区域间环境质量差异大,而且地理位置临近的区域环境质量差异也比较显著,说明生产布局是影响我国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而非地理位置;北京、天津和上海的环境质量总量指数先上升后下降,环境质量改善趋势明显,其余区域的环境质量总量指数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环境质量并未改善,省域间环境质量差异大。

据了解,2016版报告对2015年版西交大环境指数的构建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提升,不但调整了评价指标,增加了6种一般污染物——烟粉尘排放总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生活垃圾清运量、化肥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构成污染排放的指标体系,更准确地体现我国的污染排放状况;而且在构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即称总量指数的基础上,分别从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人口和空间三个角度,构建多维环境质量评价指数,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解释环境质量的好与坏,以及更注重区域、省域指数的排序。

据出席或参加发布会的各级环保部门领导和相关研究单位的专家评价,新版报告具有两个显明的特点:一是政策相关性,凸显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两个重要工具,报告的分析也着重关联两个政策工具的实施与环境质量改善的相关性,尝试从政策工具的角度解读我国环境质量的演变规律;二是多视角,报告的评价视角是多层次的,以整体视角看待环境质量是一个层次,从正(环境自净)反(污染排放)两个视角界定环境质量是另一个层次,强调某一区域具备“低污染、高自净”的特征才有可能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

据介绍,此次发布是继2015年《中国环境综合评价报告》首次发布后的第二版报告,报告在完成过程中也得到了国家环保部的大力支持,陕西省科技厅的指导,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以及陕西各地市环保局有关领导、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