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思敏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10/12 17:52:13
选择字号:
要怎么传承你?彩画!
——明清官式建筑彩画艺术展侧记

 

说起彩画,许多人想起了参观古建筑时,能看到的古老的梁架上的雕龙画凤、涡卷瓣旋花、人物故事。在中国,彩画有悠久的历史,它以独特的风格、精良的制作技术、其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成为了汉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近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委会、故宫博物院及北京建筑大学联合主办的“明清官式建筑彩画艺术展”在北京建筑大学艺术馆举行。据了解,本次展览是2016年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学术活动之一,也是北京建筑大学艺术馆落成以后举办的首次展览。

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故宫博物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安海之弋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古建复原彩画作品80余幅。在展览开幕式上,多位古建筑彩画领域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副主任曾辉给予本次展览高度评价。

了解彩画:

“还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在开幕式结束后,笔者随机采访了几名观看展览的北京建筑大学学生,却意外地发现,他们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官式彩画并不是很了解。

“我平常不怎么参观古建筑,这次来参观是觉得彩画的配色很好,刚好我们专业要学习配色设计,就过来看看。”来自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孙浩杰说起自己参观的目的,很是不好意思。

同样的,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王曼也在采访中表示,来参观主要是因为好奇。“我对古建筑挺感兴趣的,但是对彩画并不怎么了解,这还是第一次专门来看古建筑彩画。”

值得一提的是,王曼是陕西省商洛人。据她介绍,她所在的商州区有很多古建筑,如古民居、古桥亭、老宗祠、古景观等,经常可以看到精美的彩画。她直言:“每次参观,自己都觉得彩画颜色鲜艳,但更多的就说不上来了。”

对此,北京建筑大学党委书记王建中表示,当下,我国大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虽有了显著增强,但不容忽视的是,就整体而言,大学生对古建筑彩画的理解和认识并不深刻,对彩画的了解和掌握还很浮浅。在这方面,还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传承受阻:

“古建彩画急需引入高校教育体系”

事实上,由于木构建筑生命周期所限,包括古建筑彩画艺术在内的大量珍贵信息已经随着时间而褪色甚至消失,或因历史上多次重绘而被覆盖,给后人带来无尽的遗憾。所以,抢救濒临消失的、具有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古建彩画迫在眉睫。

然而,据古建彩画老艺人吴叔瑞介绍,建筑彩绘领域正面临着技艺传承的难题,高水平技艺人才的培养十分不易。

对此,北京建筑大学教授李沙深有体会。“文物修复需要内行人,如果在修复过程中有偏差,对文物、对历史都是一种破坏。”李沙认为,建筑彩绘师最好从幼年开始培养,才能有很高的成就,但现在几乎做不到。”

那么,现在是怎么培养彩画专业人才的呢?李沙解释道:“以前都是我在业余时间,带着学生画彩画。直到去年,学校开设了彩画课程后,情况才有所好转,但课程量也远远不够。”

据悉,2015年以前,全国高校中还没有一所院校开设过建筑彩画相关课程。美术学院有壁画专业,但建筑彩画通常不被列入培养计划;建筑学院有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但工科生艺术造诣又相对薄弱。长久以来,古建彩画的重要性被人们选择性地遗忘了。

古建彩画老艺人吴叔瑞表示,按照老辈艺人的要求,培养一位建筑彩绘画师至少需要10年时间,而现在的年轻人往往耐不住寂寞,学艺两三年就转行了。

因此,在李沙看来,把古建彩画引入高校教育体系是必要而紧迫的。依然健在的彩画老匠人年事已高,将他们的经验绝活继承下来是当务之急;大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古建彩画工艺,感悟传统建筑美学规律,才能将古建彩画艺术完整地传承下去。

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好的艺术基础。

“学校对建筑彩画开设的课程时间比较少,研一的学生要上各种各样的文化课,研三的学生又要准备各种类型的论文,真正学习的时间就只有研二。”李沙无奈地说,只上两三个月的彩画课,起到的作用很小,也达不到教学目的,最关键的是学生自身的基础。“可以考虑吸收艺术生源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彩画零起步的问题。”

除此之外,彩画在高校的教育方式也让李沙困惑不已。“现在即使开设了彩画课程,由于没有相关经验,到底应该怎么教、教什么?这些都是不确定的,我们只能自行摸索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在此问题上,故宫博物院高级工程师、古建彩画泰斗王仲杰用五个字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即“根在遗迹中”。王仲杰认为,学习彩画就要深入到古建筑遗迹当中,实际观看彩画的结构,而不是光埋头于书本。“不读书不行,死读书更不行。”

彩画修复:“文物意识是关键”

在这次展览中,许多老艺人谈起当代彩画的修复很是担忧。如何重视彩画修复?王仲杰表示,文物意识是古建筑彩画修复的最关键问题。

那么,文物意识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北京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著名古建彩画专家蒋广全作了解答。

蒋广全认为,首先,要重视修复的基本工艺。目前已知的不同彩画修复工艺有一百多种,各地域的彩画都有不同,要研究的东西还有很多。

其次,要有系统了解文物的意识。“只有了解文物,才能修复文物。”蒋广全强调,专家们应当研究中国古建筑彩画整个的发展史,而不是仅仅着眼于明清时期的彩画。比如,从什么时候产生了彩画、经历了哪些阶段、各个阶段又有什么特点。

最后,要有规范修复文物的意识。“中国古建筑彩画修复,应该用原来的材料。”他举例说,现在的彩画修复使用的是乳胶漆,寿命比较短,几年就腐化了。但是北京鼓楼彩画的天花,从乾隆时期到现在依旧还好好的,因为当时使用的是动物脂皮乳胶。

李沙对此也作了补充,2015年颁布的《中国文物保护准则》规定,要以科学的态度保持原文物的真实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在维修过程中把建筑上的一些老旧材料,如砖头、瓦、木料等充分保留下来。文物修复人员身上的责任更重了,文物意识就得更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