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然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时间:2012-5-16 9:51:59
选择字号:
古建筑学家罗哲文逝世 曾师从梁思成

2005年10月27日,罗哲文接受专访。(资料图片)记者胡雪柏摄

5月14日,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8岁。
 
斯人已去,但熟悉他的人仿佛依旧能看见他骑在毛驴上,听到“哒哒”的声音随着八达岭长城一起蜿蜒。
 
这一生到底上了多少次长城,罗哲文自己也记不清,但他还是遗憾没有真正地走遍长城的每一个角落。“长城真的太长了。”罗哲文曾感慨。
 
□讣告
 
遗体告别20日举行
 
昨天,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国家文物局离休干部罗哲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5月14日23时52分在北京逝世。罗哲文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定于5月20日上午9时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举行。
 
□足迹
 
与大师在一起的日子
 
1940年,罗哲文16岁,看起来瘦瘦小小。这个来自四川宜宾农民家庭的小孩,第一次站在大师梁思成面前。一朝聆听教诲,结下一生师生情缘。
 
梁思成很喜欢这个勤奋、朴素的“小个子”,他教他知识,教这个从农村来的孩子怎么削铅笔,怎么用绘图仪。罗哲文原名叫罗自福,常被人取笑为“罗斯福”,于是梁先生给他改名为“哲文”。师母林徽因也格外喜欢他,常常抽出时间来为他补习外语。
 
跟随梁思成,罗哲文学到更多的,是关于建筑艺术的启迪。他对于古建筑研究的沉迷,就此开始。
 
1944年夏天,罗哲文跟随梁思成到重庆。梁先生用铅笔在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标出盟军轰炸敌占区时需要保护的古建筑,并特别提出需要保护的日本京都和奈良古建的位置,由罗哲文用绘画墨水把铅笔所画的位置描绘清楚。地图及时交到美军手中,从而保护了京都和奈良的20余座国宝性古建,战后梁思成也因此被称为“日本古都的恩人”。
 
恩师连夜圈出北京文物点禁止炮轰一事,已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段佳话: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完成了对北平的包围。一天午夜,老友张奚若带了两位解放军干部来到梁思成先生家中,请他把有重要文物古迹和古建筑的地方标出来,划出禁止炮击区域,以使之避开炮火。
 
完成这张图纸后,受此启发,梁思成主持编写了一份全国的重要古建筑目录,以便尽快发放到军中,在对敌作战时尽可能加以保护。相关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一个多月。
 
1949年6月,这本《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出版并发给各路解放大军,不仅在解放各个城市、地方时避免了不少盲目的破坏,对保护古建文物起到了切实作用,而且对解放初期开展古建筑调查、保护、研究工作也提供了指导和方便,堪称新中国文物保护史上,早期重要的历史文献。罗哲文便是当时的主要参加者之一。
 
奔走抢拍最后的城楼
 
跟随梁思成学习的过程中,罗哲文从精神深处,走近了他的老师。
 
1950年,27岁的罗哲文结束了对古建筑的学习研究,被调任到文化部文物局任职,成为国家文物局最年轻的古建筑专家。
 
北京的城墙被拆掉时,梁思成失声痛哭。“拆城墙就像扒我的皮,抽我的血。”在城墙存废的激烈分歧中,罗哲文曾坚决站在老师一边,公开给予支持。
 
他也曾背着一架老式相机奔走于北京各个角落,抢在城墙和城门被拆除之前拍摄了大量照片,直至目前,当年旧城楼的照片大多出自罗哲文之手。
 
被问及当时的感受,罗哲文说:“遗憾,实在是伤心呀!”
 
多年之后的一次访问中,谈及梁思成曾经的伤心欲绝,罗哲文这样表述:“那时我也算是全国负责古建筑保护的干部了,我提出过意见,也写过报告,我认为梁先生的意见是对的。”
 
耗半生心血研究长城
 
1952年,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郭沫若提出开发长城、向国内外开放的建议。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把修长城的任务交给了罗哲文。
 
为了方便考察,罗哲文和同事就住在一个简陋的小店里,每天骑着毛驴上八达岭。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后,他拿出了八达岭长城维修规划图。为了修旧如旧,他和建筑工人们一起到山沟里收集一块一块塌下的青砖。八达岭长城修复完成并开放后,罗哲文又参加了山海关、嘉峪关等段长城的维护工作。由此,寻访长城遗迹、现场勘测等,为研究、保护、开发利用长城他倾注了半生心血。
 
史料记载长城的东起点是丹东鸭绿江边。上世纪50年代末,罗哲文只身来到丹东考察。没有公路,他只能在山道和草丛中跋涉寻觅,结果找了几次都没有结果。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辽宁省文物考古人员在鸭绿江边找到了虎山遗址。罗哲文得知消息后,数十次前往考察。虽然遗址仅剩有一些残破的墙基、碎石,但根据历史记载和地图对照,又汇集多方专家的论证,最终认定了靠鸭绿江边最近的虎山遗址就是长城的东端起点。
 
就这样,用双脚丈量长城的这位老人最终用半生的心血开创了“长城学”。
 
“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巍峨丰碑。
 
跨峻岭,穿荒原,横瀚海,经绝壁,纵横十万里。望不断长龙烽垛,雄关隘口,犹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起伏奔腾,飞舞盘旋,太空遥见,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
 
这是早年罗哲文有感而发,为长城而写的一副对联,也是他对挚爱的长城最凝练的表达。也因为这份挚爱,罗哲文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
 
■罗哲文生平
 
1924年出生,四川宜宾人。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及建筑系工作。先后任职于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文物档案资料研究室、中国文物研究所等。
 
■生前语录
 
俄罗斯作家果戈理说过,“文物”生命的长久,不仅在于存在的时限,还在于对人们的影响,因为文物是历史文化积淀所形成,包含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经常会拨动我们民族文化的情绪,唤起历史的记忆。从此角度看,文物是鲜活的,“有声有韵”、“有形有神”的客观存在。
 
晚年致力大运河申遗
 
“对于运河,我是怀着敬畏、爱护的心情做一点工作。”闲不住的罗哲文,最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推动大运河申遗。他一直认为京杭大运河是自然与人创造的杰作。
 
史书记载,当时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北京积水潭,帆樯林立,各种货物堆积如山。元、明、清三朝数百年间,国都北京的宫殿、官府等的建筑物资、粮食和人工的供应,文化艺术的繁荣,都靠这条京杭大运河。“漂来的北京城”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大运河的作用。
 
沿着京杭大运河区段考察时,罗哲文看到很多段落,很难分辨人工与自然的界限,到了淮安、扬州、湖州等地段,水网纵横、河渠交错。天工、人巧交融在一起,难解难分。这种独特的美,让他深深着迷。“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罗哲文说,这是我国世界遗产特色的突出体现,堪称人类文明进程的标志。
 
为了大运河申遗,80多岁的罗哲文一路奔走呼吁。2006年年初,他同郑孝燮和朱炳仁“运河三老”给运河沿岸18个城市(区)写了一封加快“申遗”工作的倡议书。随后,他与文物保护、考古专家,“非遗”、水利史、航运史、城市规划、环保等更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研究、讨论,推进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
 
停不下来,这是很多罗哲文周边的人最大的感受。“做这个工作很容易钻进去、出不来,而且时间太长,也成为习惯了。”之所以大半辈子情系文保事业,罗哲文说,是咱老祖宗太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太吸引人。
 
在国家文物局2012年公布的重点工作计划中,完成长城测量和数据公布赫然在列。届时,诸多长城之谜将得以破解。与此同时,重点推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名单中也包含了大运河。
 
遗憾的是,老人没能等来最终的结果。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