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凤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5/18 8:03:48
选择字号:
欧盟驻华科研公使薄思睿:打开中欧科技合作大门

薄思睿 

■本报记者 唐凤

5月18日,2015年科研创新之旅在中国武汉启动。本次活动由欧盟驻华代表团、欧盟成员国及项目相关国家驻华大使馆及领事馆和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联合举办,将走遍中国16个城市,以巩固和加强欧洲作为中国科技创新领域的伙伴关系。

迄今为止,科研创新之旅活动已经举办了3届。近日,欧盟驻华代表团科研创新公使衔参赞薄思睿与记者分享了相关活动的成功经验,并介绍了中欧科技合作现状。

《中国科学报》:2012年,第一届科研创新之旅启动,当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欧盟决定开设这样一个项目?

薄思睿:科学、研究和创新一直是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石。加强双方科学家和创新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2012年科研创新之旅在3个月中到访中国8个主要科研创新城市,参与者近600名。在第一届成功的基础上,欧盟决定将这一活动延续下去,并不断积累成功经验。

《中国科学报》:那么,之前的几届活动有什么成功经验能分享?

薄思睿:之前的活动实现了这样一些目标:通过展示欧洲的实力、团结和多样性,体现了欧盟是一个强大的科研合作伙伴;让人们意识到,有很多项目经费能用于支持中欧合作。

在中国科技部等部门和机构的支持下,2013年科研创新之旅见证了参加者(800人)和演讲者(29人)数量的增加。2014年的活动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走遍了更多的中国城市,展示了中国的卓越研究和与欧洲伙伴的合作意愿。

《中国科学报》:今年的活动与以往有何不同?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薄思睿:2015年科研创新之旅恰逢中欧建交40周年之际,将覆盖中国16个城市,这是迄今为止到访城市数量最多的一次。另外,每场活动的讲座和展示都是为介绍不同的研究和创新项目而量身定制的。需要强调的是,进行演讲的中欧研究人员会分享他们参与中欧科研合作项目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科学报》:中欧双方能在科研创新之旅活动中获得什么?

薄思睿:我们相信,科研创新之旅活动达成了既定目标。首先,它让研究和创新人员能更好地了解欧盟及中国新经费项目能提供的机会,并加强双方科研合作。后续的活动还将继续加强国家和地方层面的中国研究者,对中欧科技合作的认识。

通过这次旅程,中国能了解到欧盟及其成员国在鼓励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地平线2020”计划。同时还能帮助欧洲科研人员近距离接触中国顶尖研究人员以及深入一、二线城市顶级科研院所,这有助于欧洲了解中国科研和创新的现实和未来图景。

《中国科学报》:刚才你提到,科研和创新是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取得了哪些成绩?

薄思睿:1998年,中欧签署了首个《中欧科技合作协定》。当然,当时中国也已经与许多欧洲成员国进行了科技合作,并签署了相关协议。而这些使得双方能举行政策对话,定期回顾双方的合作情况和明确未来合作领域等。6月29日,双方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第二届中欧创新合作对话。

中国是欧盟科研和创新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在第七框架计划中,中国就是第三大国际参与方,而在“地平线2020”计划启动的第一年,中国成为继美国、加拿大和南非之后的第四大参与国,已经有44个中国机构参加了29个项目。在共同感兴趣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可再生能源和航空等领域,双方取得卓越成绩。

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也已经与中国合作伙伴在食品、农业和生物技术、环境、可持续发展包括水土管理、能源、核安全以及疾病预防与救济等方面展开了积极合作,并取得不错的成绩。近期,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与JRC也达成了新合作协议。

《中国科学报》:未来合作重点会是什么?

薄思睿:大部分欧盟科研项目,尤其是“地平线2020”计划,已经向中国参与者全面开放。另外,协调欧盟及其成员国相关工作的国际合作战略论坛提出了一系列中欧科研合作的优先领域:可再生能源、绿色技术、智能城市、公共健康和福利政策以及营造更好的创新框架条件等。

我们希望能不断改革中国科研经费资助体系,简化相关合作机制,并支持更多的双边合作。

《中国科学报》:欧盟一直在努力推动科研人员交流,为何如此关注人才方面的问题?对科研人才的培养你有什么建议,或者欧盟有什么好的经验?

薄思睿:对于科研和创新而言,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跨学科和国际合作已被证明是成功科学家和创新者职业生涯的关键构成。中欧也已经启动多个项目,培养和训练创新人才。

为补充玛丽·居里培训和流动计划,欧盟委员会为每个国籍的科学家在欧洲开展科研工作提供非常多的奖金。现在,4000多位获得者中有12位中国人。当然,与第七框架计划下的玛丽·居里项目中的880位中国参与者相比,数量还较少。我们希望看到中欧科研人员能更多地流动。

另外,我认为,目前中国一些科研和创新项目采取的国籍限制措施,以及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面临的签证限制,将不利于中国吸引国际人才。尤其对设立在中国的欧洲机构而言,参与中国计划是困难的,而设立在欧洲的中方机构则完全享受同等机会和条件。

《中国科学报》 (2015-05-18 第3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