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清顺 陈凌燕 王荣海 来源:楚天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5/3/5 14:15:01
选择字号:
代表委员热议博士生返乡笔记 出路在哪里

 

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特派记者向清顺 陈凌燕 王荣海

春节期间,湖北籍博士生王磊光一篇返乡笔记在微信微博上火了。这篇题为《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的文章引发热议。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很多代表和委员提及该篇文章。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几位代表、委员。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张晓山:

乡愁是大家共同的情感

返乡笔记能够映照当下农村的一些现实。我们每个人的根都在农村,乡愁是共同的情感。有了情感上的共鸣,并借助于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传播,这则笔记就这样火了。

文中反映出来的现象,值得深思。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些乡村凋敝甚至消亡是一个必然趋势。

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如何留住乡愁,还需从科学规划上下功夫,让农业成为有竞争力的农业,让农村成为资源分配合理的现代农村。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王红玲:

农村空心化值得深思

返乡笔记中反映的农村空心化、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失落现象值得深思。

在农村不少地方,年轻人出外打工,乡村只剩下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不少留守老人年过六旬,还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有的还要承担抚养孙子孙女的重任。他们内心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和孤独寂寞的煎熬。

笔记中反映的问题,有赖于推进城镇化建设来解决。应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一体化,让城乡居民都能平等享受国家改革和发展的红利。

全国政协委员、长江大学副校长郑军:

在农村知识依然有用

返乡笔记描述的“知识的无力感”,是一些地方的现实情况。一个普通三本院校毕业生,大学四年学费加生活费差不多要10万元。如果孩子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他们就会产生知识无用的感受。

不过,这本账并不能证明“知识无力”。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未来发展的空间就会越大、机会越多。一些大学生学成之后回到家乡务农,利用知识反哺农业,带领家乡人致富,就是很好的例子。(原标题:代表委员热议“博士生返乡笔记” 乡愁引发共鸣 城乡一体化是出路)

相关专题:2015两会专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