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国安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4-5-29 15:17:21
选择字号:
光明日报:“伪科学”存在的社会心理基础

 

这些年来,时不时有“大师”问世,不少人上当受骗,原因到底在哪里?人们接受某种观念、相信某种现象的存在,有其社会心理基础。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伪科学在社会上还有市场的社会心理基础,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心理学的回答。

源于无知

人们常说谎言止于智者,似乎凡智者就能识别谎言,看清伪科学的本质。但是,现实情况是,有的智者,甚至是大智者,也会相信王林们所谓的“隔空发功”“绿豆治病”等等伪科学的东西。可见,“伪科学止于智者”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而应该说“伪科学止于知者”,或者说并非智者就一定不信伪科学,只有知者才能识别伪科学。

所谓知者,就是知道相关科学知识的人。就人类而言,科学进步了,科学知识丰富了,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也就相应地脱离了迷信或称为“伪科学”的羁绊。古代,人类并不知道脑的功能,只是发现人死了心脏便停止了跳动,于是认为心脏主宰着人的精神。这种见解是不合于科学的,源于对人体各器官功能的无知。当然,今天我们仍然沿用所谓的“心情”“心理”“心智”等说法,绝不等于人们至今真的认为是心脏的作用。有了关于人脑、心脏功能的真科学知识,先前的“伪科学”就失去了市场。

又如,早先人类认为自己赖以生存的大地是平的,或者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了后来,人类才知道地球是圆的,它不是宇宙的中心。有了对于宇宙的科学认识,先前关于这方面的“伪科学”就没有了市场。《北京地方志·气象志》有描述称,明清时代的北京城就出现过雾霾。当时人们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不理解雾霾产生的原因,对雾霾束手无策,于是明清两朝皇帝都曾命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下令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转引自“网易·历史”资料)这也是因不懂科学而相信迷信或伪科学的一个典型例子。

就个人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例如,你知道某种疾病的病理学原理,就会找医生为你治病,而不是求神拜佛,找所谓的“大师”为你念咒画符;你知道了电闪雷鸣的科学原理,就不会相信被雷电击中是遭了“天谴”;你懂得心理学的科学知识体系中关于人的感觉、知觉产生的生理学基础,知道人的视觉是视觉神经系统的功能,是进化过程中感觉器官专门化的结果,就不会相信耳朵认字这类所谓的“人体特异功能”;你懂得了水稻的生长原理,就不会相信亩产几万斤乃至几十万斤的胡言乱语。

总之,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有了科学的解释,而且人们又对这些解释有所了解、成了自己头脑里存储的科学知识,就不会相信伪科学了。也就是说,有了科学知识,伪科学就难以有市场。

源于对“权威”的过度崇拜

崇拜权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态。在内心深处,几乎人人都多少有一些崇拜权威的情结,这可以说是人类在其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心理品质,它有助于人类的发展,也有助于个体在社会的生存。但是,一个社会如果形成了一种过度崇拜权威的风气,则势必迷信盛行,那时讲真话或传播科学知识,反倒有可能成为另类,发展下去,必然是社会的混乱和倒退,形成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黑暗时代”。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其实是不乏这种教训的。

过度崇拜权威,是伪科学有市场的另一种社会心理基础。一个人如果过度崇拜权威,那么他就容易变成迷信权威,进而模仿权威,唯权威马首是瞻。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过,社会本身就是一种模仿。模仿,或者说观察学习,是社会成员获得某种行为方式的途径。社会成员在模仿他人时的一个规律是:地位低的人倾向于模仿地位高的人。也就是说,权威容易成为人们模仿的对象,在过度崇拜权威的时代尤其这样。这就是所谓的“模仿权威效应”。在这种状态下,如果权威的话语和行为是合于科学的,则危害性不大。问题是,所谓的权威并不是什么都明白的人物。你可能是一位顶级的医学大师,有十分丰富的现代医学知识,但是不见得你对空气动力学也有着高深的学识;你可能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但是对于水稻的生长规律可能并不了解;你可能是一位才高八斗的历史学家,但是也许你并不明白自然界何以会出现龙卷风、海啸和地震。假如权威人物对自己不懂的事情随便发表意见,那就意味着在冒传播伪科学的风险,有可能为过度崇拜权威的社会成员,提供一个有悖科学的模仿榜样。

另一方面,社会上的一些真骗子常常十分聪明,他们大都有利用“模仿权威效应”的伎俩,通过权威人物来包装自己,达到愚弄人的目的。回顾这些年来一些真骗子,如所谓的“大师”、“神医”等等,都有这样一个发迹史。这些制造伪科学的人,很重视和权威人物交往,留下种种和权威人物交往的印迹,并大肆宣扬,名人、权威成了“大师”手里的一杆枪。善良的、对相关科学知识缺少了解的人往往因此上当受骗。因此,权威人物需自重,不要在自己成为权威人物之后误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对什么问题都有发表意见看法的权力。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源于自身“心理防卫”需要

“心理防卫”,是心理学中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使用的一个术语,是指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以及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机能。其含义是,当人在追求某个目标失败时、在某种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在遭受到挫折时,会自动地或主动地采用一些办法来安慰自己,为自己的不成功、甚至是失败寻找“恰当的”“合理的”理由,以获得自身心理平衡。所谓的“酸葡萄哲学”“阿Q精神”就是这个意思。

心理防卫机能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是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的。俗话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当自己遭受失败和挫折的时候,如果承认是因为自己的无能所造成,否定自己存在的价值,那是很痛苦的,会对自己的身心造成伤害。为支撑对自我价值的认同,需要寻找所谓的合理理由解脱自己。但是,这种自我防卫不能过度应用,否则真是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了。

相信迷信,或者是相信伪科学,很多时候就是源于人们自身“心理防卫”的需要。事情做得不好,或者是失败了,于是就说这是天意,是命运的安排,甚至是因为生辰八字、所属星座的问题,以此解脱自己。“既然是这些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造成了失败,那就不怪我没有努力,也不能怪我目标不合理了。” 这种心理防卫尽管对人有一定安慰作用,但如果一个人过度地陷入这种阿Q式的自我防卫当中,也是一个悲剧,由此免却了对真实的失败原因的理性思考,对于自己今后人生的发展并无益处。

源于“自我效能感”不足

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达成某一目标的能力的评估。自我效能感强的时候,人对自己将要做的事情有较高的自信,觉得成功的把握较大;反之,自我效能感弱的时候,就显得信心不足,感到成功的把握不大。

然而,追求成功是大家都有的一种行为倾向。于是,在自我效能感不足的时候,也就是在感到无助时,感到力量不足时,例如生病了,例如生意场上,例如在热衷于追求晋升的职场上,会试图借助某种神秘的力量为自己助力,以提高自信心。这就使得一些伪科学的东西,有了被接受和被使用的心理基础。

在描述古代战争的一些文献中,常可以看到,在想要开战或大战即将到来之时,指挥将领身边的占术士会帮他“夜观天象”。这里的夜观天象,并非试图预知天气如何,而是要通过所谓的星象,预卜战事的胜败。拿今天的观点看,这当然是一种违反科学的迷信行为。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本质上是在内心深处对能否取得战斗胜利的自我效能感不足。假如两军对垒,自己这一方在兵力上有绝对的优势,则恐怕只需长驱直入,用不着去看什么天象了,因为此时有足够的自我效能感。

现在,有的人生病了,而且是重病,觉得现代医学技术不能治好,或者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支持治疗,也会感到自我效能感不足,于是就有可能寻求伪科学“偏方”,可能乞求王林那样所谓的“大师”“神医”。还有,有的人做了坏事,对于是否会被揭露,心里没有底,忐忑不安,即自我效能感不足,于是烧香拜佛,乞求“神灵”保佑;也有的人特别想达成某种目的,如职务升迁、生意成功等,可是心里又没有把握,于是见佛就拜,甚至寻求“预测大师”面授机宜,都是属于因自我效能感不足而相信伪科学的例子。

迷信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在一些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会变得多起来。归纳起来,大体有这几种情况:1、科学不够进步的社会,伪科学、迷信自有市场。2、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降低时,迷信的东西,伪科学的东西容易泛滥。3、反对或清除一种迷信、一种伪科学时,又可能建立了另一种伪科学,另一种迷信。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不盲目崇拜权威;客观而理性地面对自己的失败和挫折;努力开展科学研究,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以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消除某些消极的社会条件,是遏制伪科学市场的有效办法。

(作者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南开大学教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