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4-11 8:15:06
选择字号:
科学图片设计师祝宏琳:给科学添加一点美丽

祝宏琳在工作室设计科学画面。王静摄
 
看到这些了不起的研究进展,业内人士基本都知道是哪位同行的心血和汗水,但鲜有人知道,体现这些研究进展的图片出自祝宏琳之手。
 
■本报记者 王静
 
一间30余平方米的屋子,书法、绘画和各类顶级科学杂志封页贴满了四周墙壁,案台上摆放着几尊雕塑和数台计算机。这是美术设计师祝宏琳的“车间”。这些图片呈现着他的爱好,体现着他的工作,溢出的是他的自豪。
 
科学需要表达
 
祝宏琳每天的工作就是对着电脑,快速地点击着鼠标,计算机屏幕上很快便飞出一张张精美的最新科研进展图片。这使科学家们十分开怀,因有了这样的直观画面,投给科学杂志的文章便有了更清晰的说明,编审们可更加清楚地阅读、理解自己的研究进展。
 
张贴在祝宏琳工作室的这些图片,都是已发表在《自然》《科学》等顶级科研刊物上的内容。看到这些了不起的研究进展,业内人士基本都知道是哪位同行的心血和汗水,但鲜有人知道,体现这些研究进展的图片出自祝宏琳之手,因为图片上不会标注“祝宏琳作”。
 
或许有人会问:研究员们为何不自己动手绘制自己的科研成果?
 
“把科学用艺术手法体现出来,须从科学里寻找艺术,所需基础知识不仅是科学功底,还需懂艺术创作规律。这无疑是全新的挑战。而科学前沿的挑战已占去研究员们绝大部分精力,又有几位能分出神来进行不失真的艺术创作?”祝宏琳向记者介绍说。
 
因此,中国的科学家们更乐意携手祝宏琳,把自己最新的科学进展呈现给刊物编审,再传递给公众。
 
从墙壁张贴的碳纳米管、蛋白质、病毒等画片不难看出,祝宏琳的合作对象不仅有物理学家,还有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涉及多个领域。
 
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王树这样评价祝宏琳的工作:“你们提供的帮助,成就了化学与美术家的交叉合作,产生了美妙的效果。”
 
“科研工作很重要,科研的表达也同样重要。在同等条件下,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谁表达得好。”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锁江告诫学生。
 
与祝宏琳合作多年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程群峰告诉朋友,“当各个小组一起进行总结的时候,领导的目光特意停留在我的封面上。其他人所做的是科研,而我所做的是文化。祝老师为我设计的几个封面很棒,他让我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和更多的关注”。
 
正因如此,祝宏琳结识了许多包括院士在内的科学家朋友,也与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追逐内心的梦想
 
祝宏琳出身于艺术世家,爷爷是画家,父亲是知名舞台艺术家。自会拿筷子,祝宏琳就会拿画笔。七八岁时,就开始陪着父亲通宵达旦熬夜,调颜料,一笔一笔地画着各种巨大的舞台配景。长大后,虽按父亲的愿望一直从事美术创作,但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一股叛逆,他并不想像祖辈那样成为一个纯粹的艺术家。
 
2000年初,电脑设计刚露头,祝宏琳就迫不及待地买了最好的电脑,自学平面软件设计,并开设了自己的第一个设计公司。
 
小有业绩后,2004年,祝宏琳从新疆只身到北京学习三维软件。在班里,同学都比他小七八岁。但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追求,有更多的生活经验和理解,他的学习丝毫不比年轻的同学差。而每每下课后,小同学们总是喜欢围在他身边,观看他建模。
 
坚实稳固的艺术基础,让祝宏琳建立的模型看起来与众不同。即使面对全英文界面时,他的手也能和脑子一样快,其他人还没来得及想明白,他就已飞快地建好模型。
 
三维世界的奇幻美妙,对祝宏琳似乎有种魔力,只要一想到能用自己的双手在一台电脑上不受任何制约创作,他就忍不住冲动,想表达心中的印象。他的梦想就是通过三维技术成就自己的“中国视觉文化”。
 
2006年,祝宏琳与澳大利亚导演杰瑞开展了长达一年的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他发现,若想在中国动画界作出巨著,不可能一朝一夕成功。
 
2009年,他与动画界合作伙伴宋元元组建了北大软件学院定格动画工作室,并开始与科学家的接触,不知不觉地闯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踏上了科学艺术的创作路程。
 
初涉科学的磨砺
 
与科学家合作对于祝宏琳而言,并非易事。
 
长期的艺术熏陶,使祝宏琳骨子里想象力丰富,狂放不羁,喜欢按照自己的思绪挥洒作品。而科学家要求严密、精准,无需过多发挥。这让他时常陷入苦恼。
 
在与清华大学教授吴庆余合作完成一本科学教材时,吴教授对每一张图精益求精,要求他像理工科大学生一样去学习每一个部分课程的内容,必须知其所以然,并对比多张同类图像,找出创作点。
 
绘制这本教科书的插画,让祝宏琳痛苦不堪。他不得不一次次按照吴庆余老师的要求修改,反复调整画面,有时甚至想放弃。吴庆余作为科学家,需要对科学内容负责,对色彩和结构的解释,体现客观、真实。祝宏琳进行艺术创作,对画面负责,对色彩的解释主要依靠感受。在这样的磨合过程中,祝宏琳不得不收敛个性。
 
但经过这番磨砺,祝宏琳对科学的理解和学习,远超一般人。如今,他已能对自然科学的各类信息进行艺术化的娴熟转换。对此,他创建了一套独特的方法,将不同信息转换为自己熟悉的符号,用以表达科学内涵,可娴熟完成艺术和科学的结合。
 
有趣的是,祝宏琳没有任何学科背景知识,没尝试过任何科学实验,但当他听到不同科学领域的实验故事时,很快就能从实验报告或研究员的讲解中找到图像表达方式,找到画面的美感,找到表现力和冲击力,从而绽放科学的美丽,让见到画面的人细嗅轻品科学,欣赏科学。
 
现在,祝宏琳每天忙个不停,找他绘制科学图画的科学家已越来越多。他不得不开办学习班,培养、选拔学生,让更多人进入这个美丽的行业。
 
中科院纳米中心研究员赵宇亮给祝宏琳留下这样的题词:“科学与艺术同宗、思想与形象融合。”
 
《中国科学报》 (2014-04-11 第12版 视界)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