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思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3-10 11:13:04
选择字号:
彭思龙:科研道德为何下滑
 
当我们不顾一切地获取自己利益的时候,恰恰是在给后代建立一个不公平的社会。当我们弄虚作假的时候,正让我们的后来者在一个豆腐渣工程支撑起来的大厦中生活。
 
■彭思龙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大发展时期。然而,我国的科研依然不如人意:走了不少的弯路,政策有时跟不上时代步伐,但最让人痛苦的是科研道德的下滑。
 
某天跟朋友吃饭聊天,我们谈到几个令人吃惊的现象。
 
曾经在火车上遇到一个倒票“黄牛”。因为他当“黄牛”挣了钱,结果他们一个村子的人都跟着出来做这行,大部分人都挣了钱,他成了这个村子里的大救星。
 
一次我在巴黎出差,工作之余跟学生去塞纳河边散步,看到有个西方人,画家模样,用架子挂出来不少小幅风景画。这个学生动心,想买几幅。我说,你可小心,这些可能不是出自画家之手。某省某县全县都在造假,假古董、假文凭不一而足。塞纳河边的很多小幅画来自于国内某省的专业村。国外拍照传回国内,用流水线的方式,手工绘制成批量画作,几天后就到了巴黎。
 
据报道,一些蔬菜基地的村民,自己吃的菜需要另种,不吃供应给大城市的蔬菜。
 
以上例子说明,许多人为了发财致富,无所畏惧。同时,他们的行为具有区域性和群体性。他们明知道做的东西非假即毒,或者是违法的,但是依然集体一起做。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奇怪的现象?我认为这是历史的遗留。中国历史上,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有一种朝不保夕的心理。做官的可能因为小事得罪了权贵,一夜之间,全家入狱,从荣耀走向毁灭。老百姓遇到天灾人祸甚至可能被活活饿死。中国历史上真正和平稳定、让老百姓温饱有保障的年代并不是很多。这种危机感通过每一个家庭的口耳相传保留至今,形成了中国文化中一系列让人遗憾的性格:保守、短视、自私等。
 
历史形成的集体心理缺陷影响了我们每个人,当我们从事科研工作的时候,这些心理不自觉地在作祟。我们虽然受过更多教育,但是骨子里并不比那些没有受到过多少教育的人更加高尚,有时候甚至做得更错,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因为我们掌握了一定的国家资源。
 
当下中国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很少。所谓人文,就是重视人的文化,研究人的问题,讨论人和自然的关系等。我们的教育内容僵化,枯燥难懂,只有一端,不见其他。不丰满的教育导致人文残缺——看看那些“土豪”、那些炫耀的官员,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缺失的典型。现在多少学生平时基本不看人文相关的书,只读专业书籍或文献,或者只爱泛滥的“网络文学”——这些小说除了浪费时间,只会把人引入不切实际的亢奋中。这都是当代教育体系中人文教育的缺失造成的。我们没有教给学生真正的好东西,或者我们教给他们的还远远不够,他们还抵抗不了这些低级的文化——没有见过森林的人,是无法鉴别一棵树木的好坏的。
 
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旁观西方国家,不管是美国、英国还是法国,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中都乱象丛生——好比孙悟空带领猴群刚进了水帘洞,每个人都在疯抢盆盆罐罐。这样的社会氛围,很多时候人们会不可抗拒地受影响,会焦虑自己的前途、发展速度,自然而然想走捷径。但是科研遵循其基本规律,社会终究会回归公平之本相(当然,如果社会不能回到正常的公平,可能意味着集体的动荡)。很多捷径正在破坏我们期待的良好生态。
 
同时,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如前所述,当一个社会不能给大多数人提供可以期待的前景或保障时,人们会焦虑,会不择手段。
 
在农村还有一个现象:互相比较。你盖了好房子,我也盖,还要盖得比你豪华、比你气派。我老家所在的村子就是这样,不管真有钱还是假有钱,都要把房子盖得很漂亮,哪怕负债累累。为什么?因为中国的农村社会还没有摆脱互助型的原始状态。由于缺少社会保障措施,大多数农村人的生活依然没有真正的保障。他们需要一个社会关系网来让自己增加一点点保障——亲戚朋友和邻居认为你有偿还能力才会对你伸出援手。但是,这种虚荣式的消费是一种真正的浪费,那些钱可以用来改善生活,而不是造那些几乎不怎么居住的房子。
 
我们的科研人员似乎跟他们差不多。不停地建立所谓圈子,不停地买房,不停地消费,实际上都是在向自己潜在的盟友证明自己,以期待未来某一天的互助的可能性。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保障到位了,也许我们就不那么着急地去表现自己。
 
中国科研道德的下滑,不完全是科研人自身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官员、学者、百姓,都是社会一分子,他们既有历史带来的优势,也有历史带来的包袱。我们发展了,既有进步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但是,如果作为知识分子的精英群体失去了自我,这个社会还怎么进一步发展呢?还怎么让我们的后代有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呢?当我们不顾一切地获取自己利益的时候,恰恰是在给后代建立一个不公平的社会。当我们弄虚作假的时候,将让我们的后来者在一个豆腐渣工程支撑起来的大厦中生活。为了子孙后代更好地发展,我们更应该审慎地走自己的路。(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4-03-10 第7版 窗口)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