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晨 刘先琴 高帆 夏季风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4/12/13 9:22:27
选择字号:
“南水”奔涌终北上 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调水梦

  中线工程将使受水区城市生活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工业供水保证率达90%以上,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人——

“南水”奔涌终北上

  12月12日14时32分,随着南阳陶岔渠首大闸缓缓开启,蓄势已久的“南水”踏上北上征程,汩汩清流肆意奔涌,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调水梦终于梦圆!

  历经50载论证,11年建设,绵延1432公里,贯穿豫、冀、京、津4省市,今天,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闸通水。来自中线源头清澈的江水出陶岔后一路向北,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干渴已久的北方大地将得到滋养。

“南水”奔涌终北上

南水进京示意图

  缺水: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调水梦

  当许多北京市民打开水龙头,便捷地享受汩汩流出的自来水时,恐怕少有人知道:北京的地下水超采严重。目前,北京年均用水量达36亿立方米,而年均水资源量仅21亿立方米。为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只能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翻看我国的水资源版图,缺水是不争的事实,水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现状则进一步加剧了用水矛盾:长江及其以南流域,年径流量占全国的83%,而黄淮海河流域,国内生产总值、耕地、粮食产量均占全国的1/3以上,但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14。

  构想通往现实的道路并不容易走。从哪儿调水?调多少水?走什么路线?6000多位专家、100多次研讨会、50多种方案,2002年,中央审议通过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2003年10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改造“工程癌症”膨胀土、修筑隧道穿越黄河……南水北调中线建设的攻坚克难项目数不胜数。截至目前,南水北调共取得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63项成果,申请国内专利110项,创下一项项新纪录:世界第一大输水渡槽,国内第一次采用盾构方式穿越黄河,国内第一次安装大直径PCCP管道……这些第一,展现出南水北调人的智慧,也展现出他们的决心和韧性。

  终于,在11年后的今天,一条贯通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的输水渠道屹然穿行1432公里,只待清澈的“南水”蓄势奔涌。

 

  治水:只为北送一泓清水

  自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关于水质的担心就不绝于耳,甚至有人担心“南水北调”成“污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在开工建设之初就明确提出‘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确保水质安全,这是一条调水底线。”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鄂竟平说。

  事实上,如果你前往中线调水源头走上一遭,或许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担心。作为中线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内蓄水连续27年保持Ⅱ类水质,可放心直饮。

“南水”奔涌终北上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共规划投资78.5亿元,安排新建污水处理厂174座,新建垃圾处理厂98座。“这些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项目覆盖了水源区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和重点乡镇,对保护水质起到了关键作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于幼军表示。

  中线调水“水龙头”南阳陶岔渠首闸所在地淅川县全县总面积的92.8%都在水源区,为防止化肥、农药所致的农业面源污染进入丹江口水库污染水质,淅川县水库库周构筑起18.3万亩的生态隔离带,库区延续多年的网箱养鱼产业也被忍痛取缔。

  据了解,中线干线共设有64个节制闸、60个控制闸、95个分水闸、54个退水闸,一旦发生突发污染情况,可以分段关闭闸门,通过退水闸将渠道内的污水排出,避免“问题水”北上。

 

  通水:近亿人次将受益

  按照计划,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年均调水95亿立方米,其中向河南供水37.7亿立方米、河北34.9亿立方米,北京12.4亿立方米,天津10亿立方米,向沿线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兼顾农业用水,有效缓解4省市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随着工程通水运行,南水北调将逐步发挥出最大效益。”鄂竟平说,中线工程将使受水区城市生活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工业供水保证率达90%以上,4省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人。

“南水”奔涌终北上

(本文配图均为新华社发)

  当许多人还在质疑耗时多年、投入巨大的工程是否只会劳民伤财时,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初步发挥效益。北京至石家庄段应急供水工程自2008年9月从河北应急调水入京开始,截至2014年4月已累计4次调水入京,累计入京水量16.1亿立方米。今年夏季,河南平顶山遭遇严重干旱,中线工程向平顶山累计调水5011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平顶山城区100多万人的供水紧张状况。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是一项供水工程,而且还是一项生态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表示,中线工程通水后,可减少海河流域地下水开采量,还可将目前城市生产生活挤占农业和生态的水归还给农业和生态,使河流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