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铭言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3-6-22 11:16:25
选择字号:
陈君石院士驳“转基因大豆致癌说”:无流行病学证据
 
转基因大豆致癌?昨日(6月21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开发日上,该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说,转基因大豆致癌一说毫无流行病学证据。
 
日前,农业部审批3种进口转基因大豆,有媒体报道,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称,从国外的一些实验来看,转基因大豆与肿瘤和不孕不育高度相关。该协会分析认为,食用转基因大豆油的消费者更容易患肿瘤、不孕不育病。
 
昨日,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说,我国进口转基因大豆是事实,我国癌症高发也是事实,但这两件事结合到一起毫无根据。按照科学说法,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黑龙江大豆协会领导的转基因大豆致癌说,完全没有用流行病学的证据,也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据农业部门统计,大豆油90%以上份额被转基因大豆油占领。
 
【名词解释:流行病学证据】
 
流行病学调查是通过调查、收集人群健康状况、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分析病例(或健康异常)的分布、变化及其规律,探索和阐明病因。流行病学证据,就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阐明病因的证据。
 
释疑
 
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大豆油,到底会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包括陈君石在内的专家与官员进行了解答。
 
1 转基因大豆油中含有转基因吗?
 
转基因大豆油不会残留转基因成分
 
陈君石:转基因大豆油是我们能吃到的,最常见的转基因食品。严格来讲,转基因大豆油里不应该检测出任何转基因成分,因为基因就是蛋白质,蛋白质在大豆精炼成油的过程中,已经剔除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检测方法很高明,哪怕极微量的蛋白质从大豆进入油里都能检出来。
 
彭于发(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消费者担心的转基因成分残留在大豆油中的情况是基本不存在的,是可以放心的。
 
2 进口转基因作物是否经安全实验?
 
批准转基因食品要经食用安全评价
 
陈君石: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估,监督和管理,包括检测监测都由农业部门来管,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职责也没有这项(职能),农业部门对它的安全性有风险控制措施。
 
石燕泉(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目前我们国家共发放5个转基因大豆品种和13个转基因玉米品种进口安全证书,批准应用以及进口的转基因生物都是经过严格的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方面的评价。安全评价表明这些获准应用和进口的转基因生物和非转基因生物都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彭于发:此次农业部批准的3个转基因大豆品种,在其他国家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又安排相关单位在国内也分别开展了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验证实验。这3个品种都进行了生存竞争能力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环境安全检测和抗营养成分检测及食用安全检测。在验证结果安全的前提下,我国历时3年左右,才通过了该3种转基因大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安全证书申请。
 
观点
 
转基因食品应亮明身份上货架
 
联合国粮农组织201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市场上82%的棉花和75%的大豆都已经转基因化。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说,转基因作物并没有发现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事例,但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不尽相同。
 
2003年欧盟委员会已经出台严格限制转基因种植的规定;而美国是转基因种植第一大国,美国国内生产和种植的转基因食品超过3000个种类和品牌。中国市场上,能够见到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
 
央视评论认为,转基因作物问世只有几十年,不足以让我们全面认识这一技术,已经食用转基因作物的人,目前没有看出有什么大问题,但现在没有问题不等于将来没有问题,还需要长期观察。
 
央视评论称,转基因作物有害或无害,都是需要时间和耐心证明的科学问题,在得出最终的科学结论之前,政府应定规矩,让转基因食品亮明身份上货架,吃还是不吃尊重人们的判断,让人们有足够的知情权。 据央视报道
 
提醒
 
不含防腐剂食品易污染
 
目前,市场上不少高价食品宣称自己“不含防腐剂”、“纯天然、无添加”;消费者也普遍认为,含防腐剂等添加剂的食品都会危害健康。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专家昨天澄清,“不含防腐剂”、“无添加”的宣传是在误导消费。防腐剂主要用来控制微生物滋生,有些食品中如果不含防腐剂,保质期会非常短,而且更易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致病性微生物代谢会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安全造成威胁。经过安全性评价的防腐剂既能避免微生物污染,本身也对健康无害。
 
“零污染”食品难做到
 
专家介绍,“无污染”等声称也是不科学的。众所周知,微生物、一些化学污染物等在环境中是无处不在的,因此,我们用做食品原料的粮食、肉等从一开始就很难“零污染”,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也不可能全部在真空过程中完成。因此,“零污染”食品很难做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