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发布名为 《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的报告,称大量数据表明中国在发表论文和科学研究两方面很快将成为全球领导者。报告负责人预计,中国将在2014年依次超越英、德两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最有影响力科技强国。
对此说法,科研界“名嘴”、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昨天(6月2日)表示,国内论文数量激增,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然》系列期刊推出了《自然通讯》这本杂志,“只要不造假的论文都能发”。
指标好看“水分”大
这份报告指出,2011年全球在《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总量为3425篇,其中中国论文数量为225篇,占比6.6%,相比2010年的152篇明显增长,与2000年时的12篇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但值得关注的是,在这225篇论文中,有48篇是发表于《自然通讯》,比例超过20%。
“有些发在《自然通讯》的中国论文,只能说是‘垃圾文章’。”饶毅昨在“文汇讲堂”上公开表示,《自然通讯》不是《自然》正刊,恰好迎合了中国以论文数量为指标的科研需求,吸引了国内大批投稿者,发行这份子刊“赚足中国科研的钱”。
另一种“水分”来自引用率。《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援引数据说,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论文中,也就是引用率最高的“前1%”论文中,超过一成都是中国科学家发表的,比重名列全球第四。此前,沪上就有一位理工大学校长质疑说,国内学术圈已形成一种“行规”——论文作者互相约定、互相引用,“你引我几句,我也引你几句”,由此把彼此的论文引用率拉上去,取得“互利双赢”。
此外,还有一项不成文的潜规则:一些学术刊物要求投稿人必须在论文中引用该刊已发表的论文,才接受投稿和发表。这样一来,这份学刊的“被引用率”也被捧高。事实上,这两种交换引用均为无效引用,无法证明论文含金量。
数量只为质量“打工”
“科学是只认第一,不认第二的。”葛兰素史克公司中国研发部副总裁鲁白这样说。在科学发现方面,诺贝尔奖只给第一人,其后的追随者无法捧杯;在技术发明方面,独门专利也是授予第一家,后来者只能复制或“山寨”。
饶毅表示,国内论文数量充足而质量不足,大量论文只是在做科技翻译和微调,是相关高质量国际论文的“附属品”,而为发表这些论文所做的科研工作,其实只是为科研发达国家研究者做了一些辅助性工作。专家直陈,全球科技领域内,只有质量第一才能主导高端利益,庞大数量只是金字塔的基座,只是在为质量“打工”。可以说,中国科研已经“脱贫”,却还未“致富”。
“论文数量与质量没有同步,两者之差越大,问题也越大。”饶毅表示,中国当前科学基础不够坚实,发展水平低于世界先进、低于历史纪录、低于经费增长、低于公众需求的水平。他认为,若论重要论文,中国目前可能还不及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当时他在海外求学,日本科学家已取得了4—6个诺奖级的成果,而中国诺奖级的成果要追溯到几十年前青蒿素这样的原创成果。
“就生命科学而言,中国目前的科研地位大约相当于1910年左右美国在全球所处的地位。”饶毅说,“对中国科学,我担忧现状,乐观远景”。
选人不能“选杂志”
基于论文而作出 “中国科研影响力全球第二”的判断,被饶毅认为“不出十年就会沦为笑谈”。但在当前科研体制下,国内单位依然采用了一种唯论文是举的人才选拔模式。
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期刊《自然》、《科学》、《细胞》等,成了中国科研选聘的硬条件。饶毅估计,80%的科研单位用杂志来招人用人,似乎在几大杂志发过论文就代表了高超的科研能力。
饶毅认为,其实一些科研单位也不是不知道其中的不合理性,但出于种种原因还是只看杂志。一来,单位怕承担责任,因为选用名刊的论文发表者,即使他们后来无所建树,错也不在当初;二来,单位怕承受压力,因为单位之间要相互攀比,你若没有“《自然》或《科学》的人”,会被看不起;三来,单位怕经费不足,因为在课题或项目申报中,有些评审者也要看单位里有没有发过某杂志的人,才决定给不给经费支持。
他直言,在这样的人才评价体制下,大量科研经费超过了使用者的能力需求,也没有产出相称的重要研究成果,“被白白浪费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