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4-18 9:41:35
选择字号:
大师成长经历助解“钱学森之问”
西安交大纪念钱学森百年诞辰图书出版发布会侧记
 
■本报记者 陈彬
 
4月12日,西安交通大学纪念钱学森百年诞辰图书出版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作为对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百年诞辰的一份献礼,我国首部记载钱学森生平、思想和业绩的编年体著作《钱学森年谱》正式出版发行,汇集钱学森留美深造期间大量珍贵手稿的《钱学森力学手稿》以及“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探微”和“学习探索钱学森沙草产业理论”等丛书也公之于众。这也是该校“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这是对钱老最好的纪念”
 
钱学森于1929~1934年在交通大学机械系完成了他的本科学业。在1956年的院系调整中,交通大学机械系整体迁至西安交大。作为钱老的母校之一,多年来,西安交大一直组织校内外有关部门和专家,深入发掘、整理和出版了一批纪念钱学森的图书,同时也整理出了一批全新的反映钱老生平、思想和业绩的文献档案资料。此次出版的《钱学森力学手稿》系列图书共十卷,汇编了众多珍藏在西安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力学手稿,反映了钱学森留美期间在力学和火箭领域所做的研究工作,对国际力学和航空航天学术界有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在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表示,多年来,钱学森这一响亮的名字,以及“钱学森之问”所引发的深思,已经成为了大学的精神象征和推动高教改革的动力。所继承的思想财富,是我们对伟人最好的纪念。
 
事实上,早在2006年,西安交大为了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便在钱学森长子、计算机专家钱永刚的协助下,创建了钱学森班,其培养的第一批学生也在去年顺利毕业。在讲话中,郑南宁强调,教育是一个缓慢、优雅和美妙的过程。“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多读几本书,而是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身心健康,成为能够真正适应社会的健全人。”教育应该是一个自然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的过程,通过艺术的教育,使青年人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在今后的工作生涯中完成有创造性的工作,这也是钱老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
 
教育要与天性连在一起
 
作为一位曾经的普通学子,钱学森通过数十载的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一位享誉世界的学术大家。其成长过程给国内的教育带来的启示,绝不仅仅是“钱学森之问”所能概括的。那么在郑南宁看来,钱学森的成长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什么呢?
 
在发布会现场,郑南宁对记者的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他表示,看待一位伟人的成长,不可能离开其成长背景和历史条件。“目前中国的教育不能说不成功,但我们应该反思现在我们的教育环境和钱老当时的环境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郑南宁表示,教育者需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即人是一种有思想的生命,需要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激发其对事物的思考,“钱老本身成长的过程对我们当代的人才培养有着很强的启迪作用。那就是要把教育和学生的成长天性结合起来,发挥年轻人所特有的激情,以及孩童对大自然的憧憬。否则,我们的教育就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如果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们的教育将难以为继。”他说,此次系列丛书的出版,也是希望国人能对此作出进一步反思。
 
对此,教育部直属司巡视员李凌在发布会致辞中也指出,钱学森系列图书将有助于将钱学森思想化为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我国教育质量的强大力量,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投身祖国建设当中。
 
《中国科学报》 (2012-04-18 B2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