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匡迪 李静海 周济 杜祥琬 闵恩泽 师昌绪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2-4-5 9:31:21
选择字号:
侯祥麟院士诞辰100周年 多位院士撰文缅怀
 
和侯老在一起的日子
 
师昌绪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62年,那时他在从事航空煤油的国产化工作,遇到金属腐蚀过不了关的难题,于是他率队到了在沈阳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座谈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侯祥麟先生。因不是同行,交往很少。一直到了1983年,侯先生被任命为石化总公司“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我受聘为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从那时起,通过研讨会和到外地参观,我们逐渐熟悉起来。当然,更多的接触是在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以后,我是副主任之一,侯先生是委员会成员。他对基金委员会的方针、政策和运行发表了很多宝贵意见,还承担了一项具体任务——“材料自然环境腐蚀规律的研究”。这是一个重大项目,当时我国正值体制改革,有些部门被撤销,其所属腐蚀领域处于无人管状态,科技人员失散、样品丢失严重。课题的负责人向我推荐侯老,因为他威望高,对石油管线的土壤腐蚀十分关心。为此,我到他的住处请他出山,他答应了,并在课题运行中提出了很多影响深远的意见。
 
成立工程院的倡议始于1981年,当时并未成功。1992年8月,张光斗、王大珩、侯祥麟、张维、罗沛霖和我聚在一起上书党中央和国务院,再次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经过曲折的筹备过程,终于在1994年实现了。
 
1993年,何梁何利奖的评审,侯老被提名为成就奖之一。在过去,成就奖一般是给从事基础研究的著名科学家,对工程技术人员存在异议。作为18名终评委员之一,我负责介绍。为此,我仔细阅读了他过去的成就和对我国科技进步的影响,最后推荐获得成功,也为此打开了何梁何利成就奖授予工程技术人员的大门。
 
2005年9月16日,国务院为了表彰侯老的业绩和模范作用,温家宝总理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大会。我有幸作为四个报告人之一介绍侯老的高尚品德和突出业绩,侯老当场也作了发言,使我深受感动,那年他已93岁。
 
(作者为两院院士)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上一页 1 2 3 4 5 6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