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从练习生到院士

79岁院士,捐款300万!

6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主任、郑州大学教授何季麟,向郑州大学捐款300万元设立“麒麟奖学金”,用于郑州大学材料学科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助学金、奖学金。何季麟投身于有色、稀有金属冶炼与加工研究工作55年,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国家科技进步等奖项。[详细]

中国工程院院士肖伟受聘温州医科大学名誉院长

6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药制药过程控制与智能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院院长肖伟受聘为温州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名誉院长”。肖伟院士长期致力于中药新药创制、生产过程质控、智能制造领域研究工作。[详细]

颜宁对话女大学生:有什么问题放马过来吧!

“对于女同学来说,大家一定要足够自信!”日前,《中国科学报》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在几天前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颁奖当天,获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颜宁通过短视频连线形式,与华农多位女生进行了一场活泼的对话。[详细]

在AI时代怎样与时俱进?钱旭红院士寄语华师大毕业生

6月20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2024届毕业典礼在闵行校区举行。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以“突破人工智障,炼就智慧超能”为主题,从4个方面和毕业生探讨在人工智能(AI)时代怎样与时俱进。钱旭红嘱咐毕业生,要谨记并秉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详细]

杨春和:大地深处,筑造储能“宝库”

“一旦发生战事,地面上的储气罐容易受到空中打击,有了地下储气库,对方就打不着了!院士爷爷,我说得对吗?”不久前的一次院士进校园科普活动中,面对青少年的大胆提问,杨春和欣慰地点点头,“你说得也很对。不过,地下储能的意义还不仅于此。”[详细]

丘成桐:数学落后欧美不可怕,我们有信心做好

“我晓得(最近)网上批评我的很多,但事实就是事实,我们的数学虽然暂时落后于美国、欧洲,但我们不怕,我们有能力和决心更快速地成长。”6月9日,在第15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颁奖典礼上,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回应了此前网络上关于中国数学发展的相关讨论。[详细]

王乃彦院士:取回核爆关键数据的“逆行者”

王乃彦,福建福州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为我国核科学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参加研制并建立了我国第一台在原子反应堆上的中子飞行时间谱仪,在国内测得第一批中子核数据;参加了核武器试验中的近区物理测试工作,为核武器的设计、试验、改进提供了重要实验数据。[详细]

李德仁:苍穹之上,擦亮“东方慧眼”

在自主自立这一原动力的驱使下,李德仁带领团队研制了我国天-空-地3S集成的测绘遥感系统,构建了自主可控的国产地理信息技术体系。从卫星数据85%依赖国外进口,到实现85%的自给率,再到向其他国家出口,我国测绘遥感技术一步步从落后走到了世界前列。[详细]

袁隆平:稻田逐梦 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今年是袁隆平逝世3周年。这位享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是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推广与应用,曾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