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莫爱彬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24
选择字号:
“海境·涡流大模型1.0”发布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莫爱彬)9月20日至21日,“2025物理海洋前沿论坛”在山东青岛召开。论坛上,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与岛礁生态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发的“海境·涡流大模型1.0”正式发布。

据该实验室主任杜岩介绍,“海境·涡流大模型”是一款端到端的海洋三维流场智能重构大模型。其创新性地利用海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通过智能映射技术实现对海洋三维全流场的快速现报。

海洋表层存在多种典型的海洋非平衡态过程,如近惯性流、潮流等。这些过程约占海洋表层瞬时运动形式的80%,显著影响气候变化。然而,现有海洋观测技术仅能刻画百公里尺度以平衡态为主的过程,无法准确刻画海洋非平衡态过程。在此背景下,“海境·涡流大模型”应运而生,旨在突破现有观测技术局限,准确刻画海洋三维流场。

该大模型包含两套流场重构方案,一是利用海表卫星数据结合SwinUnet模型直接重构次表层三维全流场,能够有效重构上层350米的海表全流,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更详细的海流数据;二是利用海表卫星和三维温盐数据结合SpadeUp模型重构次表层三维全流场,能够进一步提高混合层之下全流场的重构精度,为深入了解海洋内部结构提供有力支持。

研究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海洋动力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一方面,拓展模型重构深度至上层2000米,并扩展至全球范围,以更全面了解海洋动态变化;另一方面,增强现报模块功能,提高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中国科学报》 (2025-09-24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在人类骨骼内部发现微塑料 首个由AI设计的病毒问世
首次揭示深海热液动物“以毒攻毒”的机制 大连化物所研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