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19
选择字号:
纪念钱学森归国七十周年展览开展

 

观众参观“为国铸剑: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展览。主办方供图

本报讯(记者高雅丽)9月17日,“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七十周年”系列活动暨航天公益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为国铸剑: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展览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同步展出,展期至2026年2月。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合主办。

70年前,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他的归来,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起点,为新中国撑起了通往星辰大海的风帆。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他以渊博的学识、超凡的智慧和赤诚的爱国情怀,带领第一代航天人白手起家、自力更生,为“两弹一星”伟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奠定了中国航天事业稳步前行的坚实根基。

展览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藏70余幅照片、近80件(套)实物展品,通过“战略规划奠基伟业”“八年四弹剑指苍穹”“两弹结合大漠惊雷”“鹰击长空化剑为盾”“星耀东方曙光初现”“系统工程走向未来”6个单元,真实再现了钱学森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国航天和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全面呈现他从毅然归国到主持“两弹一星”研制的奋斗历程,深刻诠释他“党有所呼、我有所应,国有所需、我有所为”的崇高精神风范。

展览首次展出钱学森等发表的《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打印稿,系统解读钱学森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打破学科壁垒,将系统工程思想拓展至社会、经济、管理等领域。其中,他提出发展“中国科协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推动中国科协发挥纽带作用,系统地联系和服务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当天还举办了“纪念钱学森归国七十周年”交流恳谈会。记者还获悉,中国航天基金会推动建成12座“钱学森书屋”,在教育创新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成为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和创新潜能的重要平台。

《中国科学报》 (2025-09-19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揭示蛋白药物稳定性的普适机制 “一招鲜”让菊花采后叶片实现“冻龄”
科学家首次提出脑机接口“动态电极” 两把钥匙重启植物细胞“命运逆转”齿轮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