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锐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12
选择字号:
大脑“拨盘”定你吃多吃少

 

通过让特定大脑区域的神经元沉默,可以使小鼠不再摄入食物。图片来源:Ricardo Ribas

在9月10日发表于《细胞》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可以控制进食的“大脑拨盘”,至少在小鼠身上是这样。这个脑区的作用很大,以至于当科学家操纵它时,已经吃饱的小鼠会继续进食,甚至狼吞虎咽地吃掉不可食用的塑料颗粒。

研究指出,该脑区负责接收并协调多种信息,如饥饿程度、营养状况以及食物是否令人满足等。它是将食物的感官特征与体重控制联系起来的“关键枢纽”。这一发现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食物摄入大约受十几个脑区的影响。这些区域收集各种信息,共同驱动我们对某种食物的胃口以及吃掉它的可能性。例如,一个缺盐的人可能会渴望吃咸味零食,但不会吃苦味的东西。2019年,一项研究指出,所有这些刺激都可能追溯至一个名为终纹床核(BNST)的大脑区域,但到底发生了什么,研究人员并不清楚。

针对上述问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科学家Charles Zuker团队展开了探索,想要追踪动物对食物味道的反应所涉及的大脑回路。

研究团队首先观察了小鼠尝到甜食后变得活跃的神经元。他们在中央杏仁核和下丘脑中发现了甜味探测神经元,其分支与BNST的神经元相连。当这些BNST神经元“沉默”时,动物即使处于饥饿状态也对糖提不起兴趣,并基本上停止了进食;当饱腹小鼠的BNST神经元被激活时,本不应该寻找食物的它们,却开始吃各种各样的东西:水、盐、脂肪、苦味物质,甚至塑料颗粒。

“这些发现表明,BNST就像一个具有双向控制力的‘拨盘’。”Zuker说,“如果能弄清如何转动这个‘拨盘’,将对我们产生一些影响,比如体重。”

上述发现有助于产生相关疗法,以促进没有食欲的人进食,或者防止人们暴饮暴食。此外,当研究人员用司美格鲁肽治疗肥胖小鼠时,发现该药物促进了减重,部分原因是它能够作用于BNST神经元的一个子集。司美格鲁肽具有副作用,因为它通常靶向脑干中与恶心相关的区域受体。而上述研究表明,可以采用一种新模式来绕过脑干,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徐锐)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5.08.021

《中国科学报》 (2025-09-12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国产离子回旋加热系统研制成功 引力波最终证实了霍金的黑洞定理
不纯,原来你是这样的电池负极“保护膜” 基因编辑技术带来1型糖尿病治愈新希望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