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蒲雅杰)9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共同承办的“院士专家走进定点帮扶县专题活动”在贵州和内蒙古同步启动。
本次活动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院士引领未来教育”为主题,组织20位院士专家深入两地三县,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地方需求、注重实效的科技服务与教育帮扶行动。这不仅是中国科学院主动担当国家使命,将高端科技资源、顶尖人才优势与地方发展需求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更是围绕“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推动科学普及、教育帮扶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大局的重要举措。
在科普进校园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星、匡廷云,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李柳等分别走进贵州六盘水的水城区与六枝特区以及内蒙古库伦旗多所中小学做科普讲座,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在科创中心的支持下,本次活动向贵州水城区、六枝特区以及内蒙古库伦旗的多所中小学捐赠3000余册科普图书。在产业帮扶与企业调研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精云、曹晓风、匡廷云等10位专家围绕“生态草牧业理念推动我国农业变革”主题作专题报告。
此外,活动还将面向六盘水市近200名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组织科学教育专题培训。
此次活动是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70周年系列科普活动之一,也是落实“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的具体举措。该活动计划于9月下旬和10月上旬继续在江西大余县、广西环江县开展,持续为乡村振兴与科学教育注入中国科学院的智慧与力量。
《中国科学报》 (2025-09-12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