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20
选择字号:
河南农业大学
揭示大豆爆米花香味形成机制

 

大豆。aBIOTECH供图

本报讯(记者李晨)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王燃团队揭示了大豆香气形成的分子机制,为创造芳香型大豆新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生物技术通报(英文)》(aBIOTECH)。

大豆富含大量优质蛋白和多种营养物质,是食品加工中的重要原料。其中,具备特殊芳香型的大豆品种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乙酰基吡咯啉(2-AP)是大豆等植物中的一种重要挥发性化合物,能够促使大豆释放独特的爆米花香味,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与2-AP密切相关。然而,在大豆中控制BADH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网络仍然不确定。

该研究通过酵母单杂交筛选并验证了一个转录抑制因子GmMYB93,通过与CAGTTA元件结合直接调节GmBADH2的表达。在本项研究中,科研人员提出了大豆中调控2-AP合成的分子机制:GmMYB93特异性识别并结合GmBADH2的启动子区,抑制GmBADH2的转录,从而降低GABald向GABA的转化效率。抑制作用促进了Δ1-吡咯啉的积累,最终导致2-AP生物合成增加。

新进展揭示了大豆中芳香族化合物2-AP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为大豆香气品质的分子改良提供理论基础和优质基因资源。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07/s42994-025-00236-1

《中国科学报》 (2025-08-20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NISAR卫星破纪录天线在太空“绽放” 创纪录高温引发异常融冰
微生物可复刻巧克力风味 古菌揭示潜在抗生素宝库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