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6
选择字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
40年间重大入侵物种造成2363亿美元经济损失

 

本报讯(记者李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入侵生物预防与监控创新团队联合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聚焦我国主要农林入侵物种,基于我国40年(1980—2020)入侵物种的危害数据,首次系统评估了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阐明了经济损失与管理政策间的关联。近日,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普通昆虫学》。

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据统计,我国已确认外来入侵物种达660余种,数量多、分布广,防控形势严峻。多年来,如何科学评估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一直是行业的难点和痛点。

研究发现,自1980年以来,我国11个重大入侵物种造成的总经济损失达2363.5亿美元,其中隐性损失达2232.5亿美元,占比87%;而显性损失仅103.3亿美元,占13%。

截至2020年,我国发布的352项入侵物种管理政策与经济损失呈显著正相关。2006年后政策数量快速增加,与经济损失的上升趋势高度吻合,反映出政府对入侵危害的响应逐步加强。这表明当前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政策滞后于物种危害发生情况,证明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还处在“被动防御”状态。

研究建议,加快完善外来入侵物种的早期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织牢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监测预警网络,推进防控策略从“灾后治理的被动处置”向“前瞻预警的主动防御”积极转变;科学评估入侵物种带来的经济损失,定量分析物种对我国经济和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依据危害水平或风险高低,选择“已造成重大危害”或“具有高扩散和危害风险”的物种,“一种一策”精准治理,科学灭除。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7/entomologia/3171

《中国科学报》 (2025-08-06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研绘图理论及实操技巧》讲座举行 河口沉积物塑料生物降解机制研究获进展
超加工食品减重效果更差 微型中微子探测器有望检验物理定律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